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表征与困境
被引量:
10
Theoretical Presentation and Dilemma of Ecological - Centralism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态中心主义困境的根源在于:把人局限于自然共同体内去论证人类道德扩展的应然和合理性。要解决和消除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困境,就必须把自然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结合起来,把人置入区域共同体,寻求对人的生物进化之外文化进化的考察,以期在更完善的意义上为人类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生态伦理设想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
姬志闯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8-91,共4页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生态中心主义
理论表征
困境
论证基础
区域共同体
分类号
B82-058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123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4
1
陈伟华,杨曦.
世界观的转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18(4):15-19.
被引量:18
2
郑慧子.
在自然共同体中人对自然有伦理关系吗?[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12):1-4.
被引量:19
3
郑慧子.
生态伦理的文化进化基础[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7):5-8.
被引量:22
4
郑慧子.
人对自然有必然的伦理关系[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5(11):54-58.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章建刚.
人对自然有伦理关系吗?[J]
.哲学研究,1995(4):46-52.
被引量:28
2
RF纳什.大自然的权利[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3
奥尔多·利奥渡德.沙乡年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92.193.193.194,216,195.192.
4
陈世骧.进化论与分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50,47.45,48.
5
(美)迈 尔(Mayr,Ernst.)著,涂长晟等.生物学哲学[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6
[英]达尔文,.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M]科学出版社,1982.
7
(法)埃德加·莫林(EdgarMorin),(法)安娜·布里吉特·凯恩(AnneBrigitteKern)著,马胜利译.地球 祖国[M]. 三联书店, 1997
8
Leopold,Aldo.A Sand County Almanac[]..1949
9
JosephDesjardins.EnvironmentalEthics:Concepts,Policy,andTheory [A ][]..1999
10
DeniseOrtiz.TheGreeningofFaith :WhyaparadigmShiftIsNeeded[].GreenJournal.1998
共引文献
59
1
余谋昌.
自然内在价值的哲学论证[J]
.伦理学研究,2004(4):67-72.
被引量:24
2
雍兰利,范玉凤.
化解生态环境危机:从科技理性到生态伦理[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4):49-52.
被引量:7
3
郑慧子.
生态伦理的性质[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79-83.
被引量:4
4
姬志闯.
人类中心主义:拒斥抑或遗继?[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84-87.
5
傅华.
中国生态伦理学研究状况述评(下)[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2):88-92.
被引量:4
6
余谋昌.
创造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建设中国环境伦理学[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17-22.
被引量:10
7
郑慧子.
论人类遵循自然的三种方式[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1):97-104.
8
熊小青.
生态伦理何以可能[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25(4):16-20.
被引量:4
9
郑慧子.
环境伦理的科学基础[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1):20-25.
被引量:3
10
韩辰锴.
从道德的自然史来源看道德的本质[J]
.兰州学刊,2005(6):65-66.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23
1
汪明亮.
污染环境犯罪生成模式与多元治理机制[J]
.南京社会科学,2021(3):89-97.
被引量:10
2
任暟.
“人类中心主义”辨正[J]
.哲学动态,2001(1):30-33.
被引量:12
3
田世政,杨桂华.
国家公园旅游管理制度变迁实证研究--以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2-57.
被引量:30
4
张敬花,曹菁轶.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困境[J]
.社科纵横,2005,20(1):48-49.
被引量:4
5
许冬香.
生态伦理学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研究的综述[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0(S2):50-52.
被引量:1
6
W.H.默迪,章建刚.
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J]
.世界哲学,1999(2):12-18.
被引量:144
7
肖显静.
环境伦理学:走进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2):13-18.
被引量:10
8
刘广三.
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J]
.法学研究,1998,20(2):83-90.
被引量:25
9
郝宁湘.
论人类中心主义不可拒斥[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6(3):18-22.
被引量:11
10
魏湘岳.
生态旅游与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J]
.科学与社会,1995(4):25-33.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0
1
阮全民,朱军平,毕井涛.
生态伦理观的嬗变和环境法的发展[J]
.商情,2008,0(1):38-38.
2
夏少敏,张云杰,赵赤.
《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及修改意见[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5):577-581.
被引量:9
3
吴鹏举,孔正红,郭光普.
产业生态学:传统环境保护的选项还是对其颠覆?[J]
.生态经济,2007,23(7):50-53.
被引量:3
4
李芳.
产业生态学——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链接[J]
.林业调查规划,2009,34(3):131-134.
被引量:2
5
罗顺元.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29-33.
6
郭宇航,包庆德.
新西兰的国家公园制度及其借鉴价值研究[J]
.鄱阳湖学刊,2013(4):25-41.
被引量:7
7
姜婷.
浅析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的定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3):49-51.
8
李际.
我国PX项目邻避事件的伦理审视[J]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6,8(1):63-72.
9
邹冠秀,王连芳.
绿色发展观与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2(4):59-63.
被引量:1
10
汪明亮,于浩.
污染环境犯罪的功能性定义及其价值[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1(3):76-8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刘晶,刘乃全.
生物医药行业产业发展与组织进化的生态学研究[J]
.生态经济,2008,24(4):40-43.
2
夏少敏.
论绿色信贷政策的法律化[J]
.法学杂志,2008,29(4):55-58.
被引量:24
3
李芳.
产业生态学——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链接[J]
.林业调查规划,2009,34(3):131-134.
被引量:2
4
徐中起,游志能.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4):9-17.
被引量:7
5
夏少敏,张卉聪,王凤斌.
我国宪法应确认公民环境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2):30-31.
6
夏少敏,张卉聪.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制度创新及对环境保护法修改之启示[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31(1):37-41.
被引量:2
7
倪柏春,倪薇,张国峰,宋成江,宋成河,刘邦.
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辩析[J]
.森林工程,2010,26(6):18-19.
被引量:1
8
胡亚卿.
关于修改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法律思考[J]
.环境与发展,2011,23(1):17-18.
被引量:1
9
陈曦,李姜黎.
论我国《土地管理法》精神品格及修缮意见[J]
.现代农业科技,2011(8):385-387.
10
黄霞,任晓雪.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改中“环境”一词的重构[J]
.法制与社会,2007(6):54-55.
被引量:1
1
郑慧子.
在自然共同体中人对自然有伦理关系吗?[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12):1-4.
被引量:19
2
段德智.
概论中国传统哲学的准宗教性格[J]
.中原文化研究,2013,1(3):30-36.
被引量:1
3
郑慧子.
环境伦理的科学基础[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1):20-25.
被引量:3
4
赵江飞.
对于人类“形上本性”的理论表征——从人与哲学的关系论哲学境界何以存在[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6):65-69.
5
田文富.
当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困境和出路初探[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2):13-16.
6
杨洪江.
后现代主义哲学:逻辑意蕴与理论表征[J]
.理论前沿,2002(1):21-23.
7
白刚,李大林.
科学发展观的三大理论基础[J]
.理论与现代化,2008(6):88-91.
8
郑慧子.
生态伦理的文化进化基础[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7):5-8.
被引量:22
9
白刚.
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发展的四大生长点[J]
.青海社会科学,2002(3):49-50.
10
田文富.
西方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哲学基础探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2):8-12.
被引量:2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