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禤国维教授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举要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国维教授认为本病以肾虚为本,但常见诸多毒瘀标实之象,临床辨证须明辨虚实,宜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虚虚实实之中,肾阴亏虚而瘀毒内蕴是贯穿病程之主线;治疗以补肾滋阴为根本,药食并重;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
吴元胜
范瑞强
陈红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出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46-248,共3页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禤国维
辩证论治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西医结合
肾虚
补肾滋阴
分类号
R259.324.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2
1
张志礼,安家丰,刘矗,唐的木,杨慧敏,陈学荣,刑富强,王萍,韩冰,陈勇,张真,李永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6,3(4):11-15.
被引量:20
2
罗仁夏.
祛风温阳法治疗 SLE 经验刍议[J]
.辽宁中医杂志,1997,24(5):202-203.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22
1
姜春燕,杨岚,周冬梅,张广中,孙丽蕴,曲剑华,王萍,张苍.
张志礼治疗皮肤科重症经验[J]
.北京中医药,2020(8):823-825.
2
曲永彬,范瑞强.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05,22(4):11-13.
被引量:7
3
刘淑清,陈湘君.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9):62-64.
被引量:1
4
赵玉霞.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西医治疗及相关探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4):3454-3456.
被引量:1
5
刘红姣,彭剑虹.
从伏气温病论治狼疮性肾炎[J]
.中医杂志,2008,49(2):101-103.
被引量:20
6
袁娜.
中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的免疫学检测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3):275-276.
7
张广中,李媛丽,陈凯,陈学荣,张芃,王禾,于凤华,邓丙戌,陈维文,王萍.
养阴益气解毒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干预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6):731-735.
被引量:9
8
丁维俊,王米渠,杨显荣,黄岳顺.
红斑狼疮的现代中医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9,5(6):7-9.
被引量:3
9
王贵生,李俊德,范丽英,赵杏苗,孙丽蕴,王萍.
中医药治疗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11):997-1000.
被引量:4
10
刁庆春.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治疗进展[J]
.重庆医学,2010,39(23):3153-3154.
被引量:3
<
1
2
3
>
同被引文献
85
1
陈兴国,池淑红,顾越英,叶霜,陈晓翔,汤建平,张巍,占一凡,鲍春德,王元,陈顺乐,沈南.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基因IFIT1的功能初探[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8(7):395-399.
被引量:3
2
帅宗文,徐建华,魏伟,徐叔云.
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初步探讨[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8(7):441-441.
被引量:13
3
朱铭华,卢植生,黄述江,洪介民.
系统性红斑狼疮辨证分型与可溶性粘附分子之间关系探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4):247-249.
被引量:7
4
吴登龙,王文静,关明,金三宝,金重睿,张元芳.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蛋白质芯片技术在筛选肾癌患者尿液标记物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3):1092-1095.
被引量:22
5
范瑞强,吴元胜.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候微观研究现状与展望[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5):82-84.
被引量:2
6
徐安平,尹培达,苏晓燕.
中国人CTLA-4基因-1722位点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10):1107-1112.
被引量:7
7
路福源,付澄洲.
系统性红斑狼疮60例辩证体会[J]
.包头医学,2004,28(3):29-29.
被引量:8
8
李广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18例[J]
.四川中医,2004,22(10):83-84.
被引量:4
9
徐安平,尹培达.
中国南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Fas-670基因多态性研究[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4,20(10):1819-1822.
被引量:2
10
赵家云.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治疗[J]
.中国全科医学,2004,7(22):1707-1707.
被引量:12
<
1
2
3
4
5
…
9
>
引证文献
9
1
赖梅生,范瑞强,吴元胜.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研究展望[J]
.四川中医,2006,24(2):43-45.
被引量:1
2
金培志,杨玉峰,郭岱炯.
滋阴清热小复方对MRL/lpr狼疮鼠影响的实验研究[J]
.河南中医,2010,30(1):35-37.
被引量:2
3
金培志,赵跃凤,禤国维,郭岱炯.
滋阴清热方对缺乏淋巴增殖基因狼疮鼠CD4^+CD25^+T细胞亚群及Foxp3表达的影响[J]
.中医学报,2011,26(7):806-808.
被引量:4
4
陈洁玲,江光明,汪振达,梁小梅.
滋阴清热方对SLE患者尿系列微量蛋白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0):23-24.
5
江春春,苏晓.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5):50-53.
被引量:11
6
侯君,夏婕,李红毅,吴元胜.
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中医皮肤病临证思辨观浅析[J]
.四川中医,2017,35(6):1-3.
被引量:11
7
党若楠,禤国维,吴元胜,司卫振,卢积坪,王武浩,陈秋媚.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西医临床特征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41(11):1312-1317.
被引量:2
8
党若楠,李红毅,吴元胜,吴家慧,司卫振.
禤国维治疗结缔组织病临床经验[J]
.时珍国医国药,2019,30(5):1221-1223.
被引量:3
9
禤国维,吴元胜,范瑞强.
中医药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LE思路探讨[J]
.江苏中医药,2004,25(4):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林千祺,邢诒喜,姚奇岑,梁金,陈艺玲,黄美琼,许夏雨.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HMGB1、T细胞亚群及各基因型分布[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4(12):2885-2889.
2
赵衍刚,刘伟.
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合中医药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3):207-209.
3
华银双.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证分型微观化研究现状[J]
.四川中医,2010,28(11):52-53.
被引量:1
4
金培志,赵跃凤,禤国维,郭岱炯.
滋阴清热方对缺乏淋巴增殖基因狼疮鼠CD4^+CD25^+T细胞亚群及Foxp3表达的影响[J]
.中医学报,2011,26(7):806-808.
被引量:4
5
吴元胜,梁碧欣,叶智裕,邹梦英,禤国维.
以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为核心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全程管理模式构建思路[J]
.时珍国医国药,2015,26(7):1691-1693.
被引量:1
6
武敏,黄传兵,杨小静,贾建云,杨秀丽,李明,徐友霞,陈瑞莲.
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进展[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8):65-69.
被引量:20
7
陶玉泉,刘志丹.
中药复方对免疫性疾病中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3):592-596.
被引量:8
8
秦三利,齐江华,张仲男.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性文献的计量学分析[J]
.西部中医药,2016,29(11):68-71.
被引量:1
9
谢晓辉,杜晨光,丁培杰,徐丁洁,赵姣姣,王志文,董玉山.
中医辨证施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检验医学,2016,31(B09):207-210.
被引量:1
10
俞烜华,许小玲,黄碧仙,邱磷安.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与BAFF及疾病活动指标关系探讨[J]
.世界中医药,2016,11(11):2304-2307.
被引量:9
<
1
2
3
4
>
1
田栓磊.
补肾滋阴第一方——左归丸[J]
.保健与生活,2012(8):36-36.
2
任静萍,薛云珍.
辨证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30例[J]
.山西中医,1998,14(5):20-21.
被引量:2
3
刘小琳,张明波.
辨证分型联合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11):141-143.
被引量:3
4
赵晓峰,高宝海,高燕.
通脉宝治疗中风先兆30例临床观察[J]
.山东中医杂志,1997,16(12):541-543.
被引量:1
5
崔华.
中药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60例[J]
.陕西中医,1999,20(5):201-201.
6
高晓会,张英杰.
二至丸临床应用及研究概况[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5S):165-167.
被引量:8
7
周滢.
山药治疗肾脏疾病功效探微[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4):314-314.
被引量:3
8
张瑞蕾.
知柏地黄汤合温胆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144-145.
被引量:4
9
马健.
温病汗出异常辨治概要[J]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5,19(5):2-3.
10
孔宪玲.
浅谈小儿中药的合理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6):378-378.
被引量:1
<
1
2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洪晓
郑其俊
赵利红
吴永昌
周立新
张佳伟
李巨文
谭英杰
李远才
相关机构
北京国邦技术发展中心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东北石油大学
相关主题
绝热涂料
无机
透明树脂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