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减少粗液SiO_2浓度提高经济收益
被引量:
6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目睹粗液SiO_2浓度比国外高出一倍的实况,对我国烧结法生产流程中硅的行迹进行了剖析,得出二氧化硅在现行生产流程中的循环量高达14.1%,由此抬高了生产加工费近30元/吨Al_2O_3。添加Na_2CO_3溶出熟料是SiO_2在流程中循环,重复加工的原因之一,指出以NaOH替代Na_2CO_3溶出熟料,可减少粗液SiO_2浓度。
作者
仇振琢
魏旭华
机构地区
山东铝厂研究院
出处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11-14,共4页
Light Metals
关键词
烧结法
粗液
氧化铝
二氧化硅
浓度
分类号
TF821.01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20
1
高进升.
对我国砂状氧化铝生产技术的初步探讨[J]
.轻金属,1989(6):21-24.
被引量:2
2
戚立宽.
烧结法生产一级品Al_2O_3[J]
.轻金属,1997(3):18-21.
被引量:5
3
刘金星.利用连续碳酸化分解技术生产砂状氧化铝.第九民全国氧化铝学术会议暨第十届氧化铝信息会论文集[M].贵阳,1998,10..
4
平文正 周宗禹.从烧结法分解原液制取砂状氧化铝[J].轻金属,1985,(9):6-6.
5
甘国耀 王晔.砂状氧化铝的生产经验及进展[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86,(6):43-43.
6
刘昌俊 胡绳兴 等.铝酸钠溶液的连续碳酸化分解.第九届全国氧化铝学术会议论文集[M].,1998.206.
7
刘伟 黄昂.连续碳酸化分解的工业实践及改进[J].轻金属,2000,:84-84.
8
赵东锋.连续碳酸化分解工艺过程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00,:66-66.
9
孙爱枝 王旭宏 等.影响碳分氢氧化铝质量的诸因素的探讨[J].晋铝科技,1999,(1):15-15.
10
魏英章.在碳酸化分解过程中待出料对分解率和氢氧化铝中SiO2含量的影响[J].轻金属,1986,(10):7-7.
<
1
2
>
引证文献
6
1
权昆,武福运.
铝酸钠溶液中硅酸二钙的分解及抑制[J]
.有色矿冶,2005,21(2):27-28.
被引量:6
2
仇振琢.
强化溶出铝酸钙[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97(4):29-31.
3
仇振琢.
苛化溶出铝酸钙[J]
.轻金属,1999(4):18-21.
被引量:6
4
刘淑清,赵培生,邹爱平,郭晋梅,李文化.
烧结法深度脱硅工艺的改进[J]
.有色冶炼,2001,30(6):4-5.
被引量:6
5
王志,杨毅宏,毕诗文,谢雁丽.
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过程的影响因素[J]
.有色金属,2002,54(1):43-46.
被引量:22
6
管彩莲,杨艳.
碳酸钠浓度对溶出液中二氧化硅含量的影响[J]
.轻金属,2003(11):26-29.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胡志坤,桂卫华,阳春华.
连续碳酸化分解过程专家优化系统[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S1):9-12.
被引量:1
2
吴长河,胡志坤.
连续碳酸化分解过程进料流量稳定控制[J]
.湖南冶金,2004,32(6):18-21.
3
吴长河,胡志坤.
连续碳酸化分解过程进料流量软测量[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5(2):18-20.
4
张毅,桂卫华,胡志坤,阳春华.
连续碳酸化分解过程进料流量的软测量与控制[J]
.自动化与仪表,2005,20(3):13-16.
被引量:3
5
商璐璐.
三维力控2005春季巡演唐山站报道[J]
.自动化与仪表,2005,20(3):16-16.
6
李素萍,刘亚平,阳春华,刘伟.
连续碳酸化分解过程专家控制系统[J]
.轻金属,2005(10):24-28.
7
彭勃,桂卫华,胡志坤,阳春华.
连续碳酸化分解过程分解率专家控制系统[J]
.鄂州大学学报,2005,12(6):3-7.
8
胡志坤,桂卫华,阳春华,张毅.
连续碳酸化分解过程进料的稳定控制[J]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6(2):46-48.
9
杜舟.
张春江最深刻的反思 网通史上最大的一次改革[J]
.IT时代周刊,2006(20):56-57.
10
李来时,翟玉春,刘瑛瑛.
铝酸钠溶液深度脱硅[J]
.材料导报(网络版),2006,1(2):60-62.
<
1
2
3
4
>
1
耿同,孙子虎,李兆宏,栾剑峰,张均杰.
铜冶炼烟气制酸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生产实践[J]
.中国有色冶金,2015,44(6):61-64.
2
何木光.
炼钢污泥浆浓度对烧结的影响[J]
.矿业工程,2016,14(6):40-42.
被引量:1
3
侯莉萍.
浅析钢铁厂烧结工艺的节能降耗设计[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9):131-132.
4
薛福连.
从电解污泥中回收镍、铜、铁[J]
.化工环保,2005,25(3):252-252.
被引量:1
5
樊艳金,梁焕龙,黄泰元,张建飞,郭旦奇.
用钛白废酸浸出赤泥的试验研究[J]
.湿法冶金,2014,33(5):375-377.
被引量:7
6
张洪亮,孙沛勋,靳亚军.
钢铁厂烧结工艺的节能降耗设计探讨[J]
.科技传播,2014,6(13):82-82.
7
杨群太,程涛,孙春亮.
氧化铝蒸发母液析出碳碱新方法研究与应用[J]
.轻金属,2016(12):16-18.
被引量:2
8
牛利民,张瑜.
烧结法粗液连续脱硅节能技术改造[J]
.轻金属,2003(8):16-20.
9
李晓晖,胡淼,艾仙斌,何力,计少石,丁建南.
铁离子对土状铜矿中铜浸出影响研究[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5(7):5-7.
被引量:3
10
高旭.
75硅铁[Si]含量的控制[J]
.甘肃冶金,1996,18(3):49-51.
<
1
2
>
轻金属
1992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周荣清
孙宝盛
黄钧
任南琪
魏源送
徐亚同
罗晓
李军
王光华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
清华大学
相关主题
微生物群落结构
零价铁
底泥
磷脂脂肪酸
铬污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