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50-52,共3页
同被引文献235
-
1徐双敏.论建立政府绩效评估机制[J].党政干部论坛,2003(5):27-29. 被引量:8
-
2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长白学刊,2007(2):138-140. 被引量:61
-
3陈君.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S2):2-3. 被引量:17
-
4周志忍.公共部门质量管理:新世纪的新趋势[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2):40-44. 被引量:48
-
5刘福森,宋文新.价值观的革命: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取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39(2):58-65. 被引量:29
-
6谢艳红,姚俭健.生态文明与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1998(11):25-28. 被引量:7
-
7周穗明.生态社会主义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1997(4):9-14. 被引量:33
-
8瞿林东.关于地理条件与中国历史进程的几个问题[J].史学史研究,1999(1):4-15. 被引量:11
-
9齐金池,高志忠,熊晓霞.关于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2):36-38. 被引量:4
-
10邱耕田.对生态文明的再认识——兼与申曙光等人商榷[J].求索,1997(2):84-87.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21
-
1吴建南,阎波.政府绩效:理论诠释、实践分析与行动策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3):31-40. 被引量:73
-
2梁平,李燕.关于和谐社会要求下的政府生态责任的思考[J].珠江现代建设,2007(4):34-38. 被引量:2
-
3王广峰.论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7(5):153-155. 被引量:1
-
4赵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兼评《生态文明的兴起与观念变革》[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8,10(2):17-19. 被引量:3
-
5高德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J].求实,2008(2):32-34. 被引量:6
-
6刘俊.生态文明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9):52-54. 被引量:2
-
7赵东海.生态文明研究的态势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12):81-87. 被引量:6
-
8王文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5(S1):14-16. 被引量:1
-
9薛冰,张伟伟,陈兴鹏,耿涌,任婉侠.关于生态文明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2,28(11):24-29. 被引量:11
-
10王翠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浅论[J].图书馆学研究,2013(13):21-2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81
-
1胡剑.习近平新时代文化绿色发展观及其制度实现[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54-58.
-
2吴建南,李玲,阎波.知识拥有状况如何影响评价结果准确性?——面向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模拟实验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13(z1):4-9. 被引量:6
-
3吴然,马燕.工业化发展困境与人类理性自觉——评《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J].科技创业家,2013(24).
-
4赵成亮.辽报亮点俯拾——总值班评报之六[J].记者摇篮,2005(2):25-28.
-
5吴建南,孔晓勇.以公众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改进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5(8):48-51. 被引量:19
-
6吴建南,孔晓勇.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乡镇政府为例[J].理论与改革,2005(5):53-57. 被引量:25
-
7吴建南,张翔.政府绩效的决定因素:观点述评、逻辑关系及研究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7-13. 被引量:22
-
8王郅强,文宏.政府绩效:理论期待、内在困境与制度化构建[J].长白学刊,2006(2):19-22. 被引量:3
-
9吴建南,陈妮.探索政府管理的“黑箱”:管理能力对政府绩效的影响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2):122-127. 被引量:6
-
10吴建南,阎波.谁是“最佳”的价值判断者:区县政府绩效评价机制的利益相关主体分析[J].管理评论,2006,18(4):46-53. 被引量:69
-
1韦绍行.扭住关键精准发力 实现广西良好开局[J].当代广西,2016,0(5):26-27.
-
2赵旭东.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强化[J].四川劳动保障,2009(1):27-27.
-
3贾荧.我国的环保现状及对策[J].经营与管理,2001(6):28-29.
-
4彭玲玲,殷莺.浅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科技资讯,2011,9(23):140-140. 被引量:7
-
5徐慧贤.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目标文献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8(19):172-173.
-
6方创琳,石培华,余丹林.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发展规划[J].地理科学进展,1997,16(3):48-53. 被引量:20
-
7增长问题要纳入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视野[J].经济研究参考,1999(6):2-6.
-
8守护我们身边的湿地[J].国土绿化,2013(11):1-1.
-
9刘军.浅谈炼油及石化工业环境保护的新进展[J].科技传播,2011,3(12):65-65. 被引量:5
-
10南海.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哲学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19(3):1-3. 被引量: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