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贸关系的特点与障碍
被引量:3
Characteristics and Barriers of Sino-Japanese Economic & Trade Relations
出处
《经济论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4-146,共3页
Economic Forum
同被引文献8
-
1刘全顺.中日经贸合作的态势与展望[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0):58-62. 被引量:4
-
2邵继勇.中日经贸合作现状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53-57. 被引量:2
-
3沈琳.中日经贸关系发展路向何方[J].对外经贸实务,2005(7):3-5. 被引量:4
-
4[1]数字解读中日经贸[EB/OL].(2005-04-20)[2005-06-10].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04/20/content-2852911.htm.
-
5[8]张皓雯.四成半中国人不愿意买日货日企应该有所行动[N].国际先驱导报,2005-07-01.
-
6田中景,李红.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前景[J].现代日本经济,2003,22(6):6-9. 被引量:8
-
7张季风.21世纪初期中日经贸关系的机遇[J].中国审计,2003(24):85-86. 被引量:1
-
8张新国,王涛,张翾.推进中日经贸关系的若干思考[J].商业时代,2004(18):44-45. 被引量:2
-
1孙杭生,陆继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42-47. 被引量:1
-
2任显富.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对中俄经贸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8(14):71-71. 被引量:1
-
3柴源.对中日经贸合作的认识和期待[J].辽宁经济,2008(1):101-101.
-
4张桂梅,张平.试析欧盟东扩对中国企业的影响[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4):60-62.
-
5陈日山.俄罗斯入世对中俄经贸的影响[J].西伯利亚研究,2004,31(5):8-13. 被引量:5
-
6张曙霄,李树明.内蒙古利用日资滞后的原因与对策[J].日本学论坛,2004(3):2-8.
-
7赵萌.后金融危机时代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研究[J].对外经贸,2012(1):38-39.
-
8杨碧云,易行健.外贸制高点市场多元化[J].大经贸,2008(11):20-23.
-
9阮绍铨.当前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中的问题与对策[J].东南亚,2004(4):16-20. 被引量:5
-
10杨跃萍.东盟成为云南最大经贸合作伙伴[J].支部生活(中共云南省委党刊),2004(3):1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