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天津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1,共3页
Tianjin Education
二级引证文献4
-
1徐孝昶,侯新.试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建设——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12):155-156. 被引量:15
-
2付家才,郭明良.“本科”+“技师”+“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1):9-12. 被引量:8
-
3付振桐,赵丽,包竞生.新建本科院校特色教材建设的认识与思考——以大庆师范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4):33-35. 被引量:1
-
4范博,厉凌云,张奕.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特点与问题[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8):84-86.
-
1江庆霞.农广校教材发展现状与改革探讨[J].遵义科技,2007,35(2):41-42. 被引量:1
-
2宋岩丽.校企合作下的高职教材建设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1):80-81. 被引量:10
-
3张建明.积极探索立体化教材发展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6(8):25-27. 被引量:18
-
4申小军.浅谈办好高职教育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5(5):4-5.
-
5郭志林.技校教材发展现状与改革[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2000(10):27-28.
-
6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材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6,0(1):13-13.
-
7李显萍,张晶.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教材建设初探[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0(1):57-59. 被引量:8
-
8李华.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及教材发展研究[J].环球市场,2016,0(26):113-113.
-
9李平原.国内外高中数学教材发展的若干趋势[J].数理化学习(高三),2013(12):49-49.
-
10观点[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7(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