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文化》
-
1姜国钧.《两种文化》镜诠[J].大学教育科学,2012(4):119-123.
-
2服从的犯罪[J].中国改革,2009(8):5-5.
-
3彭兆荣,王皎.艺术遗产:正名与证明[J].贵州社会科学,2017(1):5-10. 被引量:1
-
4刘仲林.第三种文化与中国新文化理论[J].创新科技,2009(8):14-16. 被引量:3
-
5刘钝.“两种文化”背后[J].科学,2003,55(4):55-57. 被引量:5
-
6关麟.再读《两种文化》[J].科技中国,2004(11):104-104.
-
7杨梦婕.浅析中国的唯科学主义与两种文化的融合之道——读《两种文化》有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4):290-290.
-
8利洛.贝格,彭牧.小红帽2.0版——数字人文学的新发展[J].民间文化论坛,2014(5):5-12. 被引量:3
-
9江南雨暖.文艺范的科学家[J].中学生百科(悦青春),2016,0(3):39-41.
-
10金世焕.人文学的危机及其复兴之道[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8(1):1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