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法国老工业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对策及启示
被引量:11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2004年第32期11-16,19,共7页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22
-
1傅缨捷,宋逸,林霞.“一带一路”倡议下辽宁省与日本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贸易潜力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21(10):31-35. 被引量:1
-
2李新春.高新技术创新网络──美国硅谷与128公路的比较[J].开放时代,2000(4):23-28. 被引量:12
-
3郭凤典,朱鸣.德国鲁尔工业区整治经验及启示[J].理论月刊,2004(7):98-100. 被引量:11
-
4郭庆松,马道双.国外失业理论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1998(6):55-58. 被引量:5
-
5韩凤朝,张冬峰.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及其借鉴[J].经济与管理,1998,12(2):26-27. 被引量:3
-
6戴学来.八十年代英国黑乡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变化[J].人文地理,1997,12(4):78-81. 被引量:2
-
7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总体研究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1992(Z4):775-794. 被引量:1
-
8王晓来.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大连大学学报,2004,25(3):40-42. 被引量:3
-
9海尔曼.皮拉特,杨志军.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4):72-75. 被引量:23
-
10迪特里希·狄克特曼,维克多·威尔佩特·皮尔,魏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基础、功能、限制[J].德国研究,2001,16(2):49-5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11
-
1姜四清.我国中西部老工业基地产业衰退地域评价方法和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10,25(3):105-108. 被引量:3
-
2徐峰,杜红亮,任洪波,王立学.国外政府创新促进产业转型的经验与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6):38-41. 被引量:15
-
3覃朝晖.欧洲工业园区发展经验借鉴及启示[J].商业时代,2010(23):131-132. 被引量:8
-
4曹斐,刘学敏.政府主导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途径与政治约束[J].中国流通经济,2011,25(2):58-62. 被引量:5
-
5毛艾琳.资源型城市转型与人力资源安置与开发[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34(4):49-53. 被引量:3
-
6李承宏,罗培元.基于耦合机制的中国工业区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32(6):9-12.
-
7李欢.经济转型与职工技术技能素质的提升——以陕西省为例[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5,30(2):61-64.
-
8李创.国内外产业转型机制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39(10):119-121.
-
9郑慧,陈杨,孙德梅.工业制造业基地融合“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演化博弈分析[J].高师理科学刊,2021,41(8):32-37.
-
10许艺彤.“铁锈地带”就业的困境与破局——来自德法英的政策启示[J].地方财政研究,2021(8):103-1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5
-
1王荣俊,仇康,张增康.化工园区封闭化管理在实践中的运用[J].现代化工,2022,42(S01):45-47. 被引量:2
-
2白涛,康瑞霞.世界工业城市转型对鞍山市发展的启示[J].城市建筑空间,2023,30(S02):167-170.
-
3王刚.协同创新中政府对企业影响的数理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2(S1):173-177. 被引量:5
-
4张梅.景德镇陶瓷工业园生态化转型的障碍分析及对策建议[J].江苏陶瓷,2011,44(5):5-7. 被引量:2
-
5王艳芳,张昕,徐忠惠,刘方正.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以黑龙江省鸡西市为例[J].经济师,2011(12):224-226. 被引量:4
-
6苏朝文,张永庆,何彬斌.传统产业转型路径研究[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3(4):39-41. 被引量:3
-
7杨凌,王亚新.产业集群导向的工业园区发展轨迹及促进策略[J].中国经贸,2013(10):27-29.
-
8傅晶晶.新兴油气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0(5):118-123. 被引量:2
-
9李向阳.产业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3(10):107-110. 被引量:7
-
10杨凌.产业集群导向的工业园区发展轨迹及策略探讨[J].商业时代,2013(30):120-122. 被引量:1
-
1马晓河,蓝海涛,王君,陈守龙.推进我国县市农村信息化的对策及启示——以济源市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08(2):27-30.
-
2张丽英,陈丽鹃.德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对策及启示[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5):80-83. 被引量:1
-
3杨建梅.世纪之交看哈萨克斯坦工业[J].中亚信息,2001(5):6-9.
-
4周士瑞.独联体国家采煤业现状[J].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0(8):30-30.
-
5邓文芝.香港纺织服装业面对贸易限制的对策及启示[J].江苏纺织,1998(5):19-20. 被引量:1
-
6叶桥生.煤炭企业过量超采未必可取[J].当代矿工,2003(12):37-37.
-
7金丹,卞正富.采煤业生态足迹及地区间的差异[J].煤炭学报,2007,32(3):225-229. 被引量:9
-
8“土豪”的另一面[J].经济展望,2013(12):181-181.
-
9徐超.美国农产品过剩的对策及启示[J].计划与市场,1999(1):32-34. 被引量:1
-
10法国将关闭最后一座煤矿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J].矿山机械,2004,32(6):118-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