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全球化、本土化及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历史使命与课题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首先从事实和价值两个纬度对全球化与本土化等概念进行辨析;其次着重论证了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二元互动中,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历史使命与当代的主要研究课题,最后表明作者对比较教育学研究的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
作者
孙启林
朱成科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锦州师范学院
出处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30-35,共6页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关键词
全球化
本土化
中国比较教育学
历史使命
现实主义
分类号
G40-059.3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4
1
Anne Hickling-Hudson,张家勇.
多元文化教育和后殖民取向[J]
.比较教育研究,2002,23(S1):212-219.
被引量:1
2
刘万海.
论我国课程研究的本土意识[J]
.教育学报,2005,1(2):21-25.
被引量:19
3
黑晓佛,金东海.
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的反思[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10):23-26.
被引量:4
4
刘家访.
我国课程理论本土化的问题及未来走向[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5):33-37.
被引量:33
5
朱成科.
基于基础教育改革的课程哲学反思——关于“新课程改革”三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
.当代教育科学,2007(10):3-7.
被引量:24
6
[日]冲原丰.比较教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19.
7
董纯才.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S].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53.
8
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65.
9
孙启林.社会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10
(美)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E.Doll,Jr.),(澳)诺尔·高夫(NoelGough)主编,张文军等.课程愿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
1
2
>
引证文献
2
1
张少军,韩秋红.
社会教育理论的实践方式研究——在中外社会教育比较视野下[J]
.外国教育研究,2006,33(12):22-26.
被引量:4
2
李志超,朱成科.
课程研究的文化本土性失语与归位[J]
.教育科学论坛,2009(3):11-1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张超.
台州武术的文化价值及产业开发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10,32(3):8-10.
被引量:1
2
张超.
传统武术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应用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11,33(2):92-94.
被引量:4
3
牛凯.
社会教育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2):67-71.
被引量:1
4
张超.
问疑24式太极拳在高校中的教学[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3(5):6-7.
被引量:1
5
张超.
武术教学中武侠作品文化符号的应用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3(6):8-9.
6
侯玲.
阶层固化背景下公民精神生活公共性建构的困境与突破[J]
.理论探讨,2015(5):149-153.
7
张超.
易筋经文化考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6):29-30.
8
吕慧.
传统到现代:我国社会教育内容的历史嬗变及其特征[J]
.成人教育,2023,43(9):19-26.
被引量:1
9
孙瑞芳.
“协同育人”视角下社会教育发展的探赜:意蕴、困境与路向[J]
.终身教育研究,2024,35(3):59-65.
被引量:1
1
项贤明.
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比较教育学[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3):27-32.
被引量:21
2
小米玛次仁.
浅谈如何培养一流班干部[J]
.西藏教育,2006(1):48-48.
3
谢馥蔚.
新课标改革视野下关于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8):186-187.
4
李洁.
打好班主任这份工[J]
.成功,2011(12):76-76.
被引量:1
5
刘明美,周晓峰.
提高职教课堂效率 培养合格专业人才[J]
.现代企业教育,2011(24):4-5.
6
胡智锋,邓文卿.
站在适应人类社会发展角度重新审视高校美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17(7):11-13.
被引量:13
7
高益民.
改革开放与中国比较教育学三十年[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6):28-34.
被引量:7
8
陈伟.
关于新课程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探讨[J]
.青海教育,2010(1):35-35.
被引量:3
9
张树宁,李来新.
一堂好课应具有的四个特征[J]
.教学创新,2011(11):14-15.
10
张树宁,李来新.
一堂好课应具有的四个特征[J]
.青年教师,2011(7):38-38.
被引量:1
<
1
2
>
比较教育研究
2002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陈力丹
蔡雯
张昆
童兵
史安斌
杨保军
董天策
周德仓
邓绍根
相关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相关主题
新闻传播
融媒体
视频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