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体外循环这一技术已成熟开展近半个世纪,大部分患者能较好地耐受这一过程,但临床上仍可能出现一些围术期意外,如:大量出血、全身炎性反应、卒中、神经精神障碍、心、肺或肾功能不全、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在其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该技术在众多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许多成功的改进,但同时也出现一些主观臆断、个人主义甚至是商业利益驱使下的修正。这就造成了不同体外循环小组间,出现大相径庭的临床操作。近几年来,循证医学迅速崛起,该学科主张将医学证据根据其强度进行分级,并建议临床实践应遵循已存在的等级最高的证据来实施。德国心胸血管外科协会的一项回顾研究发现,现有大部分体外循环临床操作均未依据最高级别之临床证据。因此研究者总结了现存的临床数据,希望为如何实施成年患者的体外循环指明方向。
出处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09年第2期42-43,共2页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