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被害人被害后心理的恶性变化——兼谈非被害人化过程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被害人被害后心理的恶性变化——兼谈非被害人化过程王延君居高不下的犯罪率,在社会上最直接的反映,就是犯罪被害人的大量增加。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不仅直接侵犯了法律赋予被害人的权利,有时也因严重地刺激了被害人的心理,而很有可能造成其心理上的损伤;同时又由...
作者
王延君
机构地区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59-62,共4页
Seeking Truth
关键词
被害人心理
社会环境
恶性变
心理素质
被害人学
社会评价
回归社会
心理问题
社会心理
心理反应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39
1
任克勤.
论被害人心理学的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1997,0(1):48-53.
被引量:3
2
吴志刚.
被害人心理特征及其心理障碍与矫正[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65-68.
被引量:2
3
柏淼.
被害人心理浅论[J]
.社会心理科学,2002,17(1):51-52.
被引量:5
4
罗大华,俞亮,张驰.
论刑事被害人的心理损害及其援助[J]
.政法学刊,2001,18(5):1-5.
被引量:18
5
王海燕.
农村家庭暴力与女性暴力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J]
.政法学刊,2006,23(3):24-26.
被引量:2
6
刘守芬,李瑞生.
刑事和解机制建构根据简论[J]
.人民检察,2006(07X):6-9.
被引量:21
7
杜宇.
“犯罪人-被害人和解”的制度设计与司法践行[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6,24(5):91-103.
被引量:46
8
兰耀军.
论附条件不起诉[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6,24(5):121-129.
被引量:40
9
黄京平,甄贞,刘凤岭.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5):108-115.
被引量:97
10
谢敬芳.
被害人“恶逆变”犯罪浅谈[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19(5):24-2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焦建国.
没有“纯粹的”经济学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27(2):90-92.
被引量:3
2
张训,齐晓伶.
刑事和解制度的法社会学分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2):67-70.
被引量:1
3
张华威.
我国犯罪被害人心理研究述评[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7,29(3):86-91.
被引量:8
4
兰耀军.
被害人视野中的刑事和解——一种基于实证的分析[J]
.刑事法评论,2008(1):171-189.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张余冬.
被害人地位的转变——从传统诉讼到刑事和解[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100-102.
被引量:2
2
江伟.
侵财型犯罪中被害人权益救济的冲突与完善——以法院审判与执行实践为视角[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100-105.
被引量:1
3
兰跃军.
自诉转公诉问题思考[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11):3-12.
被引量:11
4
张立.
印度发展模式解析[J]
.南亚研究季刊,2008(4):29-37.
被引量:6
5
李小囡.
浅析我国刑事和解的制度构建——以被害人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2):44-45.
6
李晓红.
刍议法定自诉案件范围的缩小——以第二类自诉案件为视角[J]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3):113-116.
被引量:1
7
李冰.
关于我国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和权利保障研究[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7):62-63.
8
王天笑.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伦理诱因及其矫治[J]
.道德与文明,2014(3):121-124.
被引量:5
9
蔡沁珂.
被害人保护视野下的和解公诉程序的改进[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24):109-112.
10
黄忠.
一个被遗忘的“东方经验”——再论赔礼道歉的法律化[J]
.政法论坛,2015,33(4):115-128.
被引量:44
1
柏淼.
被害人心理浅论[J]
.社会心理科学,2002,17(1):51-52.
被引量:5
2
雷连莉.
论被害人被害后心理及其救助[J]
.行政与法,2010(6):112-114.
被引量:5
3
张永明.
不可忽视被害人心理[J]
.人民检察,1994(5):55-56.
4
任何勤.
浅析强奸不报的被害人心理[J]
.净月学刊,1992(2):19-20.
被引量:1
5
李庄.
枣庄市检察机关完善被害人诉求保障机制[J]
.长安,2008(9):47-47.
6
姜声莲.
浅谈遭遇性侵犯不报的女性被害人心理[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9):181-181.
被引量:3
7
罗震雷.
浅析暴力犯罪中被害人心理[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1-63.
8
黄永泉.
从被害人心理看街头诈骗犯罪的预防[J]
.法制与经济,2014,23(16):123-125.
被引量:3
9
王延君.
再论被害人化问题[J]
.求是学刊,1994,21(5):58-61.
被引量:3
10
任克勤.
论被害人心理学的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1997,0(1):48-53.
被引量:3
求是学刊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