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研究中的“创建派”初探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57-63,共7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
1王兴国.傅伟勋诠释学之思想渊源与哲学背景探要——“创造的诠释学”的构想及其哲学基础与思想脉络[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20(1):49-60.
-
2程志华.基于开放性的创造性——傅伟勋“创造的诠释学”的价值[J].哲学研究,2011(6):48-54. 被引量:4
-
3彭启福.文本的误读与意义的创生——谈谈傅伟勋“创造的诠释学”中的“误读”概念[J].学术界,2009(1):145-149. 被引量:7
-
4李霞.傅伟勋对中国传统哲学逻辑发展的诠释学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9(6):36-39.
-
5冯金朋.浅谈傅伟勋方法论体系[J].重庆社会科学,2007(2):76-81. 被引量:1
-
6李凯.“中国诠释学”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66-70. 被引量:1
-
7潘德荣.诠释的创造性与“创造的诠释学”[J].中国哲学史,2002(3):118-124. 被引量:7
-
8郭齐勇.探索中国哲学史的诠释路向——兼评《诠释与定向》[J].哲学动态,2010(4):27-29. 被引量:2
-
9李翔海.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诠释──傅伟勋哲学方法论述评[J].北京社会科学,1995(3):62-67.
-
10贾红莲.中国解释学与解释学中国化[J].江海学刊,2003(4):57-63.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