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康德哲学与美学的生态人本主义思想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看,康德哲学与美学的主体性体现了一种深刻的生态人本主义思想,与近代以来工具理性所强调的功利主体性及所表现的功利主义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康德哲学与美学立足于目的论,通过实践理性的道德自律,在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非功利的自由和谐关系,从而表明了人是自然的终极目的。
作者
申扶民
机构地区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14,共5页
Academic Forum
关键词
康德哲学
康德美学
生态人本主义思想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82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1
霍克海默 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
古留加.康德传[M].贾泽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
康德 邓晓芒译.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
康德 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
Paul. Guyer. Kant and the Experience of Freedom [ M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共引文献
582
1
赵千帆.
自然概念的困境——阿多诺的自然历史概念初探[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2):18-21.
2
刘森林,Wang,Xinsheng.
马克思主体观的反思[J]
.学术研究,2005(3):55-60.
被引量:2
3
吴凡明.
诚与信—体用的分疏与统合——朱熹诚信思想的理论建构[J]
.天府新论,2005(3):31-34.
被引量:2
4
邹巅,肖玉林.
《橘颂》、《弹歌》与咏物诗的创格[J]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43-45.
被引量:2
5
王晚霞.
从黛玉之死看《红楼梦》的刚性之美[J]
.安康师专学报,2005,17(2):69-72.
6
冯显德.
康德至善概念的另外两种内涵[J]
.理论月刊,2005(5):64-65.
被引量:1
7
刘森林.
透视唯物史观中的发展主义[J]
.河北学刊,2005,25(3):111-115.
被引量:3
8
仰海峰.
消费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拓展[J]
.河北学刊,2005,25(3):128-131.
被引量:6
9
杨寿堪.
“纯粹哲学”刍议[J]
.学术研究,2005(5):19-22.
10
冯显德.
康德至善论与康德伦理学[J]
.学术论坛,2005,28(4):13-1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6
1
胡国杰.
“还自然之魅”的“生态人”理论重构[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88-91.
被引量:2
2
胡军,蔡学英.
“经济人”与“生态人”的统一[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z1):70-72.
被引量:25
3
W.H.默迪,章建刚.
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J]
.世界哲学,1999(2):12-18.
被引量:144
4
夏湘远.
德性生态人: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主体预制[J]
.求索,2001(6):91-94.
被引量:8
5
李承宗.
“生态人”的价值观评述[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2):174-178.
被引量:16
6
李秋零编.《康德著作全集》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5页.
7
[德]赫费.《作为现代化之代价的道德--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86页.
8
Kant, Lectures on Ethic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p. 212.
9
李秋零编.《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4页.
10
[苏]古留加 贾泽林.《康德传》[M].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7页.
引证文献
4
1
曾长秋,凡欣.
从“政治人”到“生态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学范式的转换[J]
.伦理学研究,2012(6):126-129.
被引量:7
2
张会永.
康德自然观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启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1(1):145-148.
被引量:3
3
杜捷.
康德美学中的和谐智慧[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5):149-149.
4
尉天骄,白煜.
论人的社会化——一种“生态人”的价值语境[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3):132-13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赵中华.
论浪漫主义自然审美观的现实意义[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16-120.
被引量:1
2
王浩斌.
试论康德与马克思在自然观上的理论分野[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3):30-33.
3
卢岚.
楔入时代特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谱系[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6(2):79-84.
4
周国良.
国家治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新拓展[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4(9):12-14.
被引量:5
5
冯莉莉.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位一体”机制的研究[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2(4):106-109.
6
吕学芳,郑流云,肖映胜.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理念”的转换——从“供给者本位”与“需求者本位”的视角分析[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6):78-82.
被引量:6
7
杨振华.
约纳斯责任伦理的“弱人类中心主义”论证[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1):27-32.
8
申洪刚.
当代中国农民角色培养现状及其转换[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4):86-89.
9
周绍永,韩德燕.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之多维解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7,0(5):75-77.
10
张璐,王崇.
研究企业污染治理行为中“经济人”到“生态人”的转变[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9(12):105-110.
被引量:2
1
陈海燕.
德国古典美学关于“人与自然”的探索及启示[J]
.巢湖学院学报,2003,5(2):19-24.
学术论坛
200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