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未成年人犯罪发展轨迹及其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为考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展轨迹及其心理生成机制,采用回溯调查、问卷调查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281名未成年犯进行施测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展轨迹可以"离校或辍学(14.2岁)"为分界点将其行为发展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概述为:校园违规(12.81岁)——游离社会(13.92岁)——违法犯罪(15.22岁);(2)未成年人在离校前大概两年的时间内,出现较多的劣迹行为;在离校后两年左右因犯罪进入未管所;(3)致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因素有:学习状况不良、同伴劣迹活动、家庭关系不佳、偷盗撒谎行为;(4)其内在心理机制,主要体现在爱与归属、自尊需求得不到满足上,这两种需要无法满足而导致需要结构偏差和行为的负性转移,即积极寻求具有同类行为的同伴安慰,并以偷盗撒谎、同伴劣迹等行为表现出来,程度越发加深,最终导致犯罪。
出处 《青少年犯罪问题》 CSSCI 2009年第5期4-11,共8页 Issues on Juvenile Crimes and Delinquenc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3

  • 1刘广三,刘晓.论犯罪率[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7(2):29-35. 被引量:4
  • 2吕勤,陈会昌,王莉.儿童问题行为及其相关父母教养因素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1):130-132. 被引量:96
  • 3周长康,张应立.论犯罪发展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4):9-12. 被引量:3
  • 4RonaldL. Akers, Criminological theories: introduction,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Los Angeles, CA: Roxbury Publication,2004, 355-375.
  • 5Loeber, R,, Wung, P., Keenan, K,, et al., "Developmental pathways in disruptive child behavior",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993, 5: p103-133.
  • 6Shaffer Devid R.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邹泓等.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 7陶文英.旷课-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危险信号[A].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2001[C].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 8[美]乔治.B.沃尔德·方鹏译,《理论犯罪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9Robert J. Sampson, John H. Laub, A General Age- Graded Theory of Crime: Lessons Learned and the Future of Life Course Criminology. David P. Earrington (editor), Advances in Criminological Theory (Vol. 14): Integrated Developmental & Life-CourseTheories of Offending, 2005, p. 165 - 181.
  • 10[美]罗伯特.J.桑普森,约翰.H.劳布著,汪明亮,顾婷,牛广济,王静译.《犯罪之形成——人生道路及其转折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共引文献60

同被引文献61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