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6-46,共1页
Feed Industry
同被引文献28
-
1朱瑞良.中草药与动物免疫[J].中国兽药杂志,1994,28(3):51-54. 被引量:36
-
2张长兴.抗生素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探讨[J].饲料工业,1996,17(11):3-6. 被引量:13
-
3冯强,陈强,段李成,谢景文,张月周.中草药添加剂有效成分和免疫机理及应用与前景的探讨[J].饲料工业,1996,17(12):1-5. 被引量:48
-
4刘学剑.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应用[J].饲料工业,1997,18(3):30-33. 被引量:4
-
5莫伟仁,雷建民,刘凤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生产工艺及应用效果[J].四川畜禽,1997(3):44-45. 被引量:7
-
6贺晓龙.仔猪黄痢的病原分离与药敏试验[J].畜禽业,1999(9):17-18. 被引量:2
-
7敬红文.加大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力度[J].饲料研究,1999,22(8):25-27. 被引量:3
-
8刘自逵,文利新,向建洲,刘进辉,谢岚,谢树生.饲料生产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误区浅析[J].饲料研究,1999,22(7):40-42. 被引量:2
-
9温书斋,徐艺青.比利时二口恶英污染饲料事件及对我国畜牧业、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启迪与教训[J].国外畜牧科技,1999,26(4):2-4. 被引量:7
-
10谢仲权.抗菌促生长中草药饲料添加剂[J].饲料与畜牧(新饲料),1995,0(1):20-2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33
-
1张海晖,裘爱泳,刘军海,王绞呈.中药大黄提取物对几种畜禽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研究[J].饲料工业,2004,25(11):24-26. 被引量:16
-
2李文刚.畜牧业和谐发展之路——绿色生态养殖[J].山西科技,2005(4):8-9. 被引量:3
-
3段纲,杨林富,代飞燕,项勋,朱春贤.中草药复方添加剂对土杂鸡IgG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05,26(6):79-80. 被引量:5
-
4曹福亮,赵林果,汪贵斌,李同军.生物转化银杏叶制备复合型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及应用前景[J].江苏林业科技,2006,33(2):44-47. 被引量:3
-
5张廷科,汪莉,易华锋.提高畜产品质量的主要措施[J].畜牧市场,2006(8):61-62.
-
6李鹏,齐广海.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安全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6,27(18):7-10. 被引量:24
-
7李鹏,齐广海.饲料添加剂中常用的抗生素替代品[J].饲料博览,2006,18(8):24-27. 被引量:7
-
8高洪,浦雪艳,杨建发,肖啸.喹乙醇中毒鸡肝肾组织学及其超微结构变化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3):525-528. 被引量:3
-
9苏加义,赵红梅.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獭兔生长性能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6):63-64. 被引量:3
-
10苏加义,赵红梅.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獭兔生长性能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08,5(3):30-31. 被引量:6
-
1黄杰河.生猪饲养过程中兽药使用现状的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9):117-119. 被引量:7
-
2李俊红,何朋,贾希红.肉鸡生产中药物残留的控制[J].中国动物保健,2002,4(4):21-22.
-
3王桂朝.兽药在家禽生产中的残留控制[J].中国家禽,2005,27(12):33-36.
-
4什么是无公害蔬菜?[J].新农业,2005(12):30-31. 被引量:1
-
5林昌明,方万英,吴中华,陈中军.无公害茎用芥菜栽培技术规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21(5):14-15. 被引量:1
-
6“离子诱变日本锦鲤的技术研究”等三个项目通过鉴定[J].中国水产,2010(10):70-71.
-
7彭笑蓉.规模养殖场的兽药残留控制[J].四川畜牧兽医,2007,34(11):40-41. 被引量:3
-
8陈俊玉,何建顺.加强我国水产品药物残留控制的建议[J].福建畜牧兽医,2005,27(2):16-18. 被引量:11
-
9郭楠.孔雀石绿在不同品种鱼中残留量的研究与分析[J].河北渔业,2014(5):27-29.
-
10袁宗辉.对我国兽药管理和残留控制的建议[J].中国动物保健,2003,5(8):1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