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宋时期,随着市民贫困化现象的不断加剧,江浙城市的贫困救助日趋活跃,其救助对象包括贫民、穷民、流民等不同社会群体,救助内容涉及赈饥、救寒、助医、助葬等诸多方面,救助方式包括有偿赈济、无偿赈济、集中收养等。从中可以看出,传统社会救助开始突破原来的荒政模式,由临时性的灾荒救助转向日常性的生活救助,而且城市越来越成为官方救助的重点。但此期江浙城市的贫困救助是很完备和不稳定的,许多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57,共7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宋代城市社会救助体制研究”(09YJA770058)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