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汉魏晋时期颍汝、南阳地区的私学与游学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东汉魏晋时期,颖川、汝南、南阳地区的士人在经学研究和政治活动中崭露头角。 东汉顺帝之前,三郡士人以私学教育和游学等学术活动为主,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士人集团。 至东汉后期,三郡的士人集团积极参与政治斗争,并成为社会的中坚,及至魏晋时期,仍然如 此。三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游学的兴盛促成了士人集团的形成以及士人走向政治舞台。
作者
陈雁
机构地区
日本国大阪市立大学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75,共5页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关键词
东汉
颍汝
南阳
私学
游学
魏晋时期
士人集团
分类号
K23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3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3
1
黄宛峰.
东汉颖川、汝南、南阳士人与党议始末[J]
.中国史研究,1995(4):128-137.
被引量:13
2
张鹤泉.
东汉时代的游学风气及社会影响[J]
.求是学刊,1995,22(2):104-109.
被引量:8
3
胡宝国.
汉晋之际的汝颍名士[J]
.历史研究,1991(5):127-139.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37
1
李贺.
古代人物传记的制度化书写——以汉魏六朝“选官制度”与“先贤传”的编纂为考察中心[J]
.现代传记研究,2022(2):182-194.
2
王玉来.
中古时期河东柳氏西眷的迁徙与嬗变[J]
.唐史论丛,2021(2):133-147.
被引量:1
3
金仁义.
刘表与荆州学派[J]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1):71-74.
被引量:5
4
刘啸.
论汉末名士到魏晋士族的复杂历程——以汉末颍川荀、陈、钟三家为中心[J]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6):23-28.
被引量:2
5
仇鹿鸣.
略谈魏晋的杂传[J]
.史学史研究,2006(1):38-43.
被引量:11
6
夏增民.
儒学传播与东汉普遍社会价值观的确立——一个政治社会化的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3):51-57.
被引量:5
7
薛海波.
东汉颍川豪族的官僚化和士族化[J]
.文史哲,2006(6):94-104.
8
聂济冬.
游学与汉末政治[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70-74.
被引量:2
9
王传武.
20世纪以来的党锢之祸研究综述[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5):139-143.
被引量:4
10
王传武.
东汉党人的地域认同研究[J]
.中华文化论坛,2009(4):13-1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5
1
胡宝国.
汉晋之际的汝颍名士[J]
.历史研究,1991(5):127-139.
被引量:24
2
田余庆.
《隆中对》再认识[J]
.历史研究,1989(5):45-60.
被引量:16
3
夏日新.
诸葛亮与汉末荆州政权[J]
.江汉论坛,1999(12):75-80.
被引量:5
4
尹韵公.
从荊州争夺战看三国前期的外交斗爭[J]
.文史哲,1981(5):37-42.
被引量:5
5
朱大渭.
《隆中对》与夷陵之战[J]
.江汉论坛,1962(9):25-31.
被引量:7
6
杨剑虹.
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原因探析[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2,46(6):82-88.
被引量:5
7
邱文,杨昃.
浅说“三顾草庐”时的诸葛亮[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12(3):67-74.
被引量:1
8
杨德炳.
《隆中对》“跨有荆益”得失再评说[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6,50(2):86-92.
被引量:3
9
王葆玹.
读《魏晋清谈》[J]
.孔子研究,1994(4):119-122.
被引量:1
10
张鹤泉.
东汉时代的游学风气及社会影响[J]
.求是学刊,1995,22(2):104-109.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7
1
张永刚,杨天荣.
汉魏之际颍川多奇士的原因探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1(8):78-81.
2
聂济冬.
游学与汉末政治[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70-74.
被引量:2
3
朱顺玲,闫晋,郭晓菲.
浅论诸葛亮的游学活动及其作用[J]
.沧桑,2010(3):97-98.
4
朱顺玲.
诸葛亮游学管窥[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0,30(6):17-22.
被引量:1
5
张新超.
东汉后期游学活动的特点和影响[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31(6):77-81.
6
于天宇.
“跨有荆益”与“天下有变”——论《隆中对》的战略及其实施[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9(1):102-108.
被引量:1
7
冯渝杰.
游侠、党人与妖贼、隐逸——汉末数类人群的相通性与汉魏禅代的知识背景[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71-8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朱顺玲.
从东汉末士风裂变看诸葛亮隐与仕的选择[J]
.社会科学战线,2012(12):109-114.
被引量:1
2
马瑞麒,兰继军.
以研学旅行促进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融入班级[J]
.绥化学院学报,2019,39(1):15-18.
3
王瑰.
形式任务与现实利益:刘备东征与东征失败原因新探[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9,40(7):9-14.
4
孙立涛.
汉代清议研究述论[J]
.天中学刊,2020,35(6):134-141.
5
冯渝杰.
天子与天师——原始道教国家宗教性格论纲[J]
.人文杂志,2021(3):87-96.
被引量:1
6
叶翔宇.
中国侠文化研究2020年年度报告[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37(3):64-76.
被引量:8
1
李俊锋.
汉魏汝颍士人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J]
.黑龙江史志,2008(4X):9-9.
2
孙辉.
徐兖士人与曹魏政治[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90-92.
3
王继训.
新莽时代儒士、儒臣数量的地域分布研究[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0(3):55-58.
4
王永平.
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J]
.历史研究,1995(1):42-54.
被引量:14
5
关于《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的来信[J]
.历史研究,1997(4):180-183.
6
陈玉峰.
浅析东汉的私学与士人[J]
.黑龙江史志,2015(9).
被引量:1
7
胡宝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州郡地志[J]
.中国史研究,2001(4):13-25.
被引量:7
8
盛邦和.
关于中国庄园历史特点与命运再探[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5):47-53.
被引量:9
9
陈晓露.
鄯善佛寺分期初探[J]
.华夏考古,2013(2):97-104.
被引量:3
10
王永平.
论袁绍集团中士人的地域分野及其斗争[J]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6(4):45-51.
被引量:3
文史哲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