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未成年罪犯非监禁刑适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征,对未成年罪犯的惩处,应当比同等情况下的成年罪犯更加轻缓,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非监禁刑。某法院未成年罪犯的非监禁刑适用存在适用比例偏低、刑种单一、户籍差异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未成年罪犯非监禁刑适用的因素,并就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进一步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作者
张元真
王东风
李心春
机构地区
河南省平舆县人民法院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
出处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3年第4期62-66,83,共6页
Juvenile Delinquency Prevention Research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非监禁刑
适用问题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何立荣,覃晚萍.
非监禁刑概念探析[J]
.法制与经济,2006,15(03X):1-2.
被引量:6
2
吴宗宪;陈志海;叶旦声;马晓东.非监禁刑研究[M]{H}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3
徐静.
对我国非监禁刑的思考[J]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5(1):61-63.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吴宗宪.
试论非监禁刑及其执行体制的改革[J]
.中国法学,2002(6):108-121.
被引量:52
2
徐静.
对我国非监禁刑的思考[J]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5(1):61-63.
被引量:9
3
曲新久.
论刑罚的惩罚性[J]
.山东审判,2004,20(1):8-10.
被引量:8
4
孙国祥.
论非刑罚化的理论基础及其途径[J]
.法学论坛,2003,18(4):47-53.
被引量:34
5
孙岳.
我国现阶段非监禁刑适用问题初探[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4):61-6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2
1
王东曙,黄汉国.
以宽严相济为基点重新构建非监禁刑体系[J]
.法制与社会,2008(1):11-13.
2
何立荣,覃晚萍.
非监禁刑概念探析[J]
.法制与经济,2006,15(03X):1-2.
被引量:6
3
包雯,王春香.
构建符合刑法谦抑的刑法体系[J]
.学习论坛,2006,22(6):72-75.
被引量:1
4
钱叶六,邓文莉.
非监禁刑的理论根基与中国扩大非监禁刑适用的必要性[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68-74.
被引量:10
5
钊作俊.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非监禁刑的运用及其改革[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1):80-87.
被引量:4
6
刘长.
论我国非监禁刑执行体制的完善[J]
.科技信息,2010(21).
7
张映秋.
非监禁刑适用中的量刑失衡问题——以职务型犯罪为视角[J]
.市场周刊,2011,24(4):132-133.
8
史振郭.
我国缓刑制度的新发展与价值分析[J]
.发展研究,2012,29(4):95-97.
被引量:4
9
史振郭.
两岸缓刑制度的新发展与比较借鉴——以缓刑制度的刑法价值为视角[J]
.犯罪研究,2012(3):101-111.
被引量:4
10
李冬妮.
社区矫正人学理论基础分析[J]
.卷宗,2013,3(5):218-219.
同被引文献
11
1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邹川宁,牛传勇,王洪坚.
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程序的构建[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1,27(2):15-19.
被引量:13
2
刘福谦.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非监禁化——以减少逮捕为视角的分析[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5):45-48.
被引量:5
3
吴海航.
中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司法保护制度比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26-130.
被引量:4
4
吕征.
美国犯罪少年的刑罚替代措施[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3):69-72.
被引量:12
5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学院课题组,李英霞,张静.
社区矫正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的适用[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27-29.
被引量:2
6
林维.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转处理念研究[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6(6):58-65.
被引量:12
7
李菲菲.
我国缓刑制度立法上的缺陷及其完善[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9):26-29.
被引量:2
8
赵国玲,徐然.
我国未成年人审判制度改革之检讨[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1):38-42.
被引量:2
9
莫然.
广州市外来未成年被告人非监禁刑适用实证研究[J]
.西部法学评论,2013(6):92-97.
被引量:4
10
胡羽.
缓刑的扩大适用与少年缓刑犯的社区矫治[J]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2):155-16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赵国玲,徐然.
从刑诉法的革新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4(4):33-36.
2
刘潘奕.
未成年人非监禁刑适用的路径分析[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9,27(5):48-52.
1
李记.
从暂住到居住别只是一字之差[J]
.浙江经济,2010(11):4-4.
2
乔大元,刘璟昱.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刑适用现状分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9):207-208.
被引量:1
3
林守霖.
福建省未成年罪犯非监禁刑适用问题研究[J]
.福建法学,2011(2):57-62.
被引量:3
4
陈景辉.
同案同判:法律义务还是道德要求[J]
.中国法学,2013(3):46-61.
被引量:118
5
W.戈林伍德,E.吉姆伦,周纪兰.
美国对少年犯罪者处理的新变化[J]
.国外法学,1986(6):40-41.
6
裴志军.
农村和城市居民政治效能感的比较研究[J]
.政治学研究,2014(4):63-72.
被引量:33
7
健全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以进一步体现人文关怀[J]
.福建法学,2007(3):69-69.
8
乐陶陶,秦小建.
形式平等观之于当下中国的局限[J]
.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9):261-261.
9
“阿普说法”深受青少年喜爱[J]
.中国火炬,2008(4):13-14.
10
韩克芳.
刑罚适用与未成年罪犯权利保障[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8(4):111-115.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