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东亚的端午:以“药物”为中心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日本和韩国民俗学界对于端午的描述,历来秉持各自的"一国民俗学"视角,亦即将端午分别置于各自国家的民俗学框架之内予以归纳,视端午为各自国家年节岁时体系的重要环节,经由年节岁时的体系化便构成了各自国家民众生活文化的基本节奏和脉络,形成为各自国家传统文化的主轴。换一个描述端午的新视角,亦即"比较民俗学"的视角,它要求中、日、韩三国民俗学家尝试将端午置于"东亚"这一"民俗文化圈"的框架之内来思考。如此以来,在"一国民俗学"的范式之下有可能被遮蔽或轻视的民俗事象,在"比较民俗学"这一新的范式和视角之下就有可能被凸显出来。从这一视角考察端午,不难发现东亚三国曾经共享过以传统历法为主要内容的宇宙观。再者,通过对端午"药俗"之多样性的详尽描述,验证了超越"一国民俗学"之局限的"比较民俗学"以及在其基础之上"东亚民俗学"的可能性。
作者 周星
出处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5期68-75,共8页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42

  • 1周星.关于"时间"的民俗与文化[J].西北民族研究,2005(2):121-139. 被引量:25
  • 2赵宗福.论"虎齿豹尾"的西王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专号):26.
  • 3[英]菲奥纳·鲍伊(Fiona Bowie)著.宗教人类学导论.金泽,何其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7-139.
  • 4[美]阿兰·邓迪斯编.西方神话学读本[M].朝戈金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1、94-100.
  • 5陈司直.先秦神仙思想之'长生不死'观.吴凤学报,2003,(11).
  • 6顾颉刚:《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A].顾颉刚民俗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41-80.
  • 7[日]井波律子.中国的理想乡--仙界和桃花源[A].杜冰译.中国民俗学会编.中国民俗学年刊(2000-2001年合刊)[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326-332.
  • 8V.V.イワーノフ、V.N.トポローフ著.『宇宙樹·神話·歴史記述』(北岡誠司訳),第75-84頁,第85-103頁,岩波書店,1983年.
  • 9石川栄吉他経編:『文化人類学事典』,第419-420頁,弘文堂,1987.
  • 10[苏联]李福清.中国神话故事论集(马昌仪编)[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97.

共引文献11

同被引文献33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