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赫斯“有机的共同体”理论的批判与超越,构成马克思恩格斯“自由人联合体”理论形成的重要思想环节。其一,在共同体理论的建构前提下,赫斯从“社会交往”活动出发,将这一活动归结为费尔巴哈人本学意义上的“类活动”,由此陷入了对人的本质的抽象预设;马克思恩格斯则以“物质生产”为起点揭示出人的本质的客观现实性。其二,在共同体的异化根源上,赫斯把基督教精神看作异化产生的理论根源,由此把货币看作异化产生的现实根源,指出上述双重根源导致了“货币共同体”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则从生产分工出发,指出“自然分工”才是导致共同体异化的现实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资本主义大工业条件下的分工对人的现实和精神的双重奴役。其三,在真正共同体实现的历史主体与路径上,赫斯认为工人和资本家可以通过爱情联合起来,以社会改革实现“有机的共同体”来摆脱现实困境;而马克思恩格斯则指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所有制,推进人类历史进入“自由人联合体”阶段,才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作者
李成旺
靳欢欢
LI Cheng-wang;JIN Huan-huan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4,F0002,共9页
Study & Exploration
基金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文科专项项目“马克思恩格斯超越德国观念论的逻辑演进研究”(2023THZWJC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