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深入领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含义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作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既是对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已有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对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后,社会整体发展状态和水平的科学认知和理论设计。因此,学习、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与历史任务、准确把握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
作者
戚攻
机构地区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
出处
《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共3页
Probe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
科学含义
"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
十六大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86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5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11-8.
2
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修订本)第二册.
3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缩印本).
4
恩格斯.“致爱德华·皮斯”[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6卷.人民出版社1972.
5
费孝通.
我们要对时代变化作出积极有效的反映[J]
.社会,2000,20(7):4-6.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286
1
彭新沙.
民营经济名牌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助推器”[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4):9-12.
2
张素兰.
人与自然和谐: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义[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22-125.
被引量:1
3
吴昌林.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两课”教育的思考和创新[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6):166-169.
被引量:2
4
何俊生,谢秦.
近年来剥削问题研究综述[J]
.榆林学院学报,2005,15(4):16-19.
5
眭平.
论科学文化的先进性[J]
.嘉应学院学报,2004,22(1):17-19.
6
师萍,王淑线.
高校经费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目标框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z1):119-122.
被引量:1
7
张爱军.
胡锦涛和平发展道路思想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与发展[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2):5-9.
8
于光,刘鹤.
新时期加强创业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11(2):36-39.
被引量:6
9
李祖平.
新农村建设中弱势群体政治心理的引导与调适[J]
.长白学刊,2007(5):41-44.
被引量:1
10
曲丽娟.
美育与人格塑造[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97-98.
被引量:1
<
1
2
3
4
5
…
29
>
同被引文献
54
1
张星炜.
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1):6-9.
被引量:2
2
吕书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标准研究综述[J]
.理论前沿,2004(5):47-48.
被引量:11
3
李君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问题[J]
.青海学刊,2003(2):23-30.
被引量:2
4
王连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探求,2004(3):4-8.
被引量:4
5
常光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J]
.探求,2003(2):9-13.
被引量:1
6
吴昊,杨丽艳.
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J]
.新长征,2003,0(2):32-33.
被引量:1
7
张道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大关系[J]
.新长征,2003,0(1):32-33.
被引量:1
8
胡鞍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全球意义[J]
.前线,2003(6):12-14.
被引量:10
9
陈锡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统筹城乡发展[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1):12-14.
被引量:8
10
李忠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习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体会[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7):4-6.
被引量:4
<
1
2
3
4
5
6
>
引证文献
3
1
韩英,赵亚伟.
成人教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互动关系[J]
.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3(3):8-10.
2
丁俊萍,李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研究综述[J]
.高校理论战线,2005(6):4-14.
被引量:6
3
逄守艳.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的探讨[J]
.商业研究,2004(12):35-3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王秀娟,陆敏.
休闲经济与自由本质[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29(2):217-220.
被引量:2
2
崔海兴,王立群,郑风田.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比较评价[J]
.农村经济,2008(6):29-33.
被引量:5
3
杨勇飞.
中国共产党人的小康社会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
.今日中国论坛,2013(5S):26-27.
4
高伯文.
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新定位——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1):6-11.
被引量:5
5
王梦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伟大的历史性变革[J]
.港口经济,2003(4):4-7.
被引量:1
6
郭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与重点问题的思考[J]
.唯实,2003(6):79-82.
被引量:2
7
于清河,于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量化及其实现的可能性[J]
.理论界,2003(4):46-47.
被引量:1
1
陈睦富.
毛泽东:中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咸宁师专学报,2001,21(5):4-8.
被引量:1
2
周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认知与建设要求[J]
.理论建设,2013,29(5):55-60.
被引量:2
3
王晓翠.
公民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认知与培育机制构建[J]
.学理论,2015(34):14-15.
4
何东平.
简论辩护人调查取证权的完善[J]
.宜宾学院学报,2004,4(2):43-45.
5
梁超.
论侦查程序中的权力制约[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32):123-123.
6
焦然,徐机玲,蔡玉高.
苏南力谋和谐领先[J]
.瞭望,2006(41):42-43.
7
叶生辉.
坚定不移地践行科学发展观[J]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3(2):47-50.
8
关海宽.
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对的基本态势[J]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1):25-28.
被引量:1
9
谢冬慧.
刑事审判监督机制研究——以南京国民政府为例[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1(1):222-239.
被引量:1
10
雷琳.
理论设计的超阶段──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改革失败探源之二[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0(3):39-44.
被引量:4
<
1
2
>
探索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陈林侠
张丽
郑丽勇
林晓东
夏丽
孙丹
胡希
胡翼青
王芬
相关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辽宁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相关主题
跨文化背景
跨文化
文化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