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应用依恋理论理解、帮助学生和家长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依恋理论一般被用来分析和揭示婴儿与其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其实依恋在个体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心理咨询案例和相关课例,阐述了如何使用依恋理论理解学生和其背后的家庭,为家长的养育方式提供建议,并借助心智化技术帮助学生提升情绪调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
刘姗姗
机构地区
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
出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第8期54-55,共2页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关键词
依恋理论
心智化技术
养育方式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4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黄祥祥.
论隔代教育与儿童心理的发展[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4):203-205.
被引量:45
2
王玲凤.
隔代教养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0):672-674.
被引量:56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东方.
隔代抚养综合征[J]
.心理世界,2000(6):14-15.
被引量:2
2
朱莉琪,方富熹.
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1998,8(4):31-35.
被引量:36
3
李赐平.
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4):137-139.
被引量:60
4
江川.
对隔代抚养的思考[J]
.老年人,2005(4):9-9.
被引量:22
5
周平.
解读隔代教育[J]
.中华家教,2005(1):4-6.
被引量:10
6
方丰娟,陈国鹏,戚炜颖.
幼儿心理健康评估现状和思考[J]
.心理科学,2006,29(2):493-495.
被引量:10
7
Koot HM,Van Den Oord EJCG,Verhulst FC,et al.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in young preschoolers:cross-cultural testing of the validity of 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2-3.J Abnorm Child Psychol,1997,25(3):183-196.
8
孙宏艳.
隔代教育的五大误区[J]
.少年儿童研究,2002(4):30-33.
被引量:26
9
王星.
内蒙古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5(4):61-63.
被引量:17
10
李洪曾.
隔代教育的利弊分析[J]
.山东教育,2002(33):42-43.
被引量:38
共引文献
94
1
李新宇,刘小勤,邸笛,李宗恩.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及热点可视化分析[J]
.心理月刊,2022(14):5-9.
被引量:2
2
王晓煊.
现代家庭中隔代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教育观察,2021,10(12):99-101.
被引量:2
3
祝莉.
隔代教养对幼儿行为的影响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0(24):14-15.
4
刘淑萍,王建军.
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浅析[J]
.文教资料,2008(10):149-150.
被引量:6
5
林青.
婴儿的父母和祖辈的教养方式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4):44-51.
被引量:11
6
谢一帆.
从教育社会学视角看隔代教育[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30):20-22.
7
顾燕燕.
谈农村隔代教育的负面影响及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5):11-12.
被引量:5
8
肖聪阁,陈旭.
农村留守初中生依恋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5(1):92-96.
被引量:49
9
竺波,刘越,薛云.
祖辈心理健康教育观与教育方式的实证研究[J]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2010(3):7-9.
被引量:1
10
石志道,曹日芳.
婴儿期不同养育方式对青少年期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健康教育,2010,26(3):196-19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1
1
苗春霞,周崔红,孙泓,李寒寒,刘慎军,卓朗,许建强,郑娟.
大学生生命质量现状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20,36(3):224-229.
被引量:9
2
葛鲁嘉.
当代社会人的心理生活的质量与提升[J]
.长白学刊,2007(6):30-34.
被引量:3
3
焦岚.
心理学视域下的生活质量观[J]
.青海社会科学,2012(1):140-144.
被引量:1
4
张云喜.
恋爱经历对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及人生观的影响[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5):49-53.
被引量:2
5
焦岚,郭秀艳.
社会关怀提升大学生心理生活质量[J]
.教育研究,2014,35(6):117-121.
被引量:6
6
辛素飞,王一鑫,林崇德.
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1999—2016年[J]
.教育研究,2018,39(11):120-130.
被引量:27
7
郭翰菁,叶剑萍,许晓薇,黄华.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生活质量与抗挫折心理能力的关系[J]
.肇庆学院学报,2015,36(3):69-72.
被引量:7
8
鲁建民,刘艳红,李娜.
西安市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
.职业与健康,2015,31(13):1837-1841.
被引量:5
9
方向孜.
高职生心理病理状态在生活事件与自伤行为间的中介效应[J]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9):1413-1415.
被引量:10
10
刘湘玲,叶茂林.
高职新生抑郁与自尊、社会支持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2):1657-165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刘湘玲.
00后高职生心理生活质量现状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24,40(4):518-522.
1
万泉涌.
“彩礼贷”是对社会陋习的煽风点火[J]
.中国老年,2021(11):4-4.
2
董佳欣.
“红娘”形象流变分析——以《莺莺传》为例[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167-16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