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朝、日首部诗话的隐逸观差异——以“评陶”视角为中心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破闲集》与《济北诗语》分别是朝、日历史上首部诗话,两者的隐逸观存在一定差异。《破闲集》体现了“尚隐”倾向,主要表现为“慕陶”情结及对本土隐士之诗的推崇。《济北诗话》则以“傲吏”为核心,通过“贬陶”,侧面体现作者对隐逸行为的不赞同。这种差异的出现有两个原因:其一是社会背景有异,同处乱世的共情使李仁老对以陶渊明为首的隐士群体更具同理心,而地理环境和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则导致虎关师炼在解读陶诗时缺少文化弹性;其二由于作者思想有异,李仁老受到儒家隐逸思想的影响,将隐逸看作躲避黑暗现实的手段,虎关师炼则强调贤臣的价值,追求“学道忧世、匡君救民”的诗言志精神,同时因世俗权力对五山僧侣的桎梏,虎关师炼对以陶渊明为首的隐逸行为的贬斥也出于对天皇和幕府双重政治因素的考量。
机构地区 延边大学
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1年第3期345-356,共12页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代朝鲜半岛‘唐宋诗之争’文献整理与研究”(19BWW024)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2

  •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 2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 3萧统 [唐]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 4[日]富士川英郎,松下忠,佐野正巳.诗集日本汉诗:第1卷[M].东京:汲古书院,1987.
  • 5[日]富士川英郎,松下忠,佐野正巳.词华集日本汉诗:第10卷[M].东京:汲古书院,1984.
  • 6[日]富士川英郎,松下忠,佐野正巳.诗集日本汉诗:第20卷[M].东京:汲古书院,1990.
  • 7[日]池田四郎次郎.日本诗话丛书:第6卷[M].东京:文会堂书店,1920.
  • 8[日]猪口笃志.日本汉文学史[M].东京:角川书店,1984.
  • 9[日]近藤春雄.日本汉文学大事典[M].东京:明治书院,1985.
  • 10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共引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