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古代文论与今天理论学科生产理性的知识不同,它在古代几千年里生产的文学知识主要是体验性知识。体验性知识赋予知识以诗意的在场形态,令知识在诉诸人的理性之前以其诗意的外观迷惑了认知主体。在认知活动中,体验性知识不拒绝人的理性认知,但它总是用其体验性推迟理性认知环节的到来,并且让知识的诗意滋味减损知识的理性和科学的品质。体验性知识是造成中国古代文论所生产的文学知识的主要原因:首先,自先秦起,中国的思想和理论起点就倾向于用体验性的话语来言说抽象的理论,这种知识生产方式随着儒道互补成为后世中国人生产知识的主要结构;其次,文学活动在中国古代是社会中上层人物的日常生活方式,其所造成的中国古代文化泛审美的特质,令中国古代几乎没有专门的文学理论家,古代文论主要是文学创作主体在其创作的余暇说道出来的。文学创作主体将其文学创作的积习带入文论话语,因此中国古代的文论话语必然地是知识在诗意氛围中优雅登场的。
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1年第1期25-39,共15页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方古代文艺理论重要范畴、话语体系研究与资料整理”(项目编号:19ZDA28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