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学生群体的道德教育与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德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学校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不足,学生学习会表现出兴趣低、心态消极、效率差等现象。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在认知上把德育知识倾向化,德育教学缺乏实践性环节。德育实施的对象是人,如何有效激发人的主体意识,确立人本理念是关键。然而,在小学和中学德育的实施过程中,人文意识弱化,导致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明显。基于人本主义的角度,本文探讨了德育教学的生活化方法,构建了中小学学校渗透道德行为和实践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分析了道德教育引入实践教学的意义。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23-124,共2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基金
2019年度广东省学校德育科研课题“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9GXSZ119)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