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全面抗战时期的北京演剧(1937—1945)——海派风靡及京朝派旧剧的回应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世纪30年代,京剧名角挑班制的弊端逐步显现,戏曲艺人纷纷自立门户组班演出,剧团脚色体制不健全、班多园少的问题随之而来;在激烈的演剧市场中,以彩头戏、布景戏为代表的海派戏剧在北京剧坛兴起,并在抗战时期达到顶峰。彩头戏的风靡代表了市场的选择和观众审美趣味的变迁,对于北京剧坛的活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由此导致“纯粹旧剧”演出的受阻。戏曲演员一改名角挑班为群角合作演出,努力为京朝派旧剧寻求市场突破,同时积极地培养演剧人才、排演老戏,试图把戏曲艺术拉回到以唱念做打为核心的评价机制中。
作者 杨志永
出处 《中华艺术论丛》 2023年第1期175-183,共9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