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和”即“和谐,和睦”,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承认、包容、尊重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成的和谐。以“和”育人的至和课堂,教学各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稳定、和谐的状态,教学在有向开放、师生交互反馈中实现外显素养(认知性素养)与内隐素养(非认知性素养)的聚合生成,促使学生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相互更替上升,成全师生的“至慧”人生。“以和育人”构建的小学语文“至和课堂”,“至明”指向教学目标与内容版块,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至真”指向学科的课程性质,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保证;“至趣”以儿童的视角,基于儿童为了儿童而教,是核心素养培养增效;“至合”则树立开放的课程观,汇融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核心素养培养提质。
基金
2023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MJYKT202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