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由朱、王经典诠释路向试论二者关于“知言养气章”解释之差异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知言养气章"作为《孟子》工夫论的重要篇章为宋明理学家所重,其中,朱熹和王阳明分别代表了关于此章的两种不同理解路向。而具体文本理解的差异实导源于二人各自独特的经典诠释取向。本文将采取逆向的方式,即先从后一问题出发,分判二人的经典诠释特色及背后动因,再回到"知言养气章",具体论析他们在诠释形式、内容偏重、诠释框架建构等方面所呈现的不同特点。
作者 盛宁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国儒学》 2019年第1期217-227,共11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0

  • 1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页.
  • 2.《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第10页.
  • 3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墨子弟子考》,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171~172页.
  • 4徐复观.《孟子知言养气章试释》,《中国思想史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第143页.
  • 5李明晖.《<孟子>知言养气章的义理结构》,李明晖主编.《孟子思想的哲学探讨》,第131页.
  • 6李明晖主编.《孟子思想的哲学探讨》,第136页,第137页.
  • 7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0页.
  • 8戴君仁.《孟子知言养气》[J].大陆杂志,.
  • 9郑晓江.《论"大丈夫"的人格与气节》[J].台北孔孟学报,.
  • 10黄俊杰.《盂学思想史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版,第386-388页.

共引文献1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