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近代国际私法的两大支柱原则之一,在我国的多部立法中均有体现。通过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生效之后的相关案件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国际私法的司法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案件的纠纷类型、法律援引、法律适用结果、推理过程、考虑因素、正误比率和错误类型等方面的数据却显示,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并不规范。这一方面由于理论界对最密切联系原则性质、地位等基本问题缺乏深刻认识导致立法缺乏体系性、完备性、权威性和清晰度;另一方面法官素质、属地主义倾向和司法探索能力也对该原则的适用产生影响。对上述原因的深入探寻有助于完善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的立法设计和司法适用。
出处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
CSSCI
2015年第1期51-65,共15页
Chinese Yearbook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nd Comparative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