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谈中国艺术中的气韵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谈到中国艺术,便绕不过"气韵"二字。自谢赫提出六法,便道出了它的重要性。张彦远也说"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气韵到底是什么?本文将从气韵的字形起源着手,试图梳理出一条思路线索,以求对气韵有深入的认知。
作者 崔颖
出处 《中国报业》 2021年第8期82-83,共2页 China Newspaper Industr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9

  • 1卢辅圣.历史的“象限”[J].文艺研究,1986(5):137-139. 被引量:2
  • 2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 3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 4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0.
  • 5邵宏.“六法”断句小学考[A]. 衍义的“气韵”-中国画论的观念史研究(第一版)[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88.
  • 6石守谦.“幹惟画肉不画骨”别解[A]. 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1-84.
  • 7徐复观. 释气韵生动[A]. 中国艺术精神[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1.
  • 8刘昫. 旧唐书(卷十八《武帝纪》)[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 9伍朵.“六法”的新标点质疑[J].新美术,1983,4(1). 被引量:3

共引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