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强化公益属性,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目标,也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要求。如何才能保障并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呢?本文以国际实践为基础进行系统探讨,研究发现政府的职责在于避免志愿失灵,主要做法包括:一是通过立法赋予公益组织(即公益服务的主要承担者)明确、独立的法律地位与功能定位;二是允许公益组织从事市场经营活动,但通过法律法规明确其行为规范,即不以营利为目的、盈利只能用于公益事业等;三是通过财税政策为公益组织提供稳定支持,促进其独立自主发展并履行公益服务职能。在推进以公益化为导向的事业单位改革中,应当以正确认识公益属性为基础,加快完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建设,为保障和强化公益属性奠定制度基础。在避免过度行政化与过度商业化的同时,也要适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事业单位有独立、自主、稳定发展的能力,从而自发地坚守公益属性。
出处
《政府管制评论》
2023年第1期84-99,共16页
Regulation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