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真见得是如此,决然不可移易”——朱熹论“知而不行”的根源及其解决方法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面对道德实践领域中的“知而不行”问题,朱熹给予了关注和讨论,主张“知而不行”的“知”是一种“不切”“尚浅”的认知,“真知”是必定能行的。“真知”是一种知得深、知到至处的认知,是对“知”的理解与深入达到至极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个人必然会发见相应的道德行为,是一个从知“其所当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在道德认知向道德实践的转化过程中,理的“不容已”与“不可易”性质起着关键的作用,使得个人决然不可移易地将认知落实在实践中。“主敬涵养”“格物穷理”“切己体察”是朱熹提出的解决方法,通过克除私欲、涵养心体,树立真诚的意念,去穷究万事万物之理和在自家身心处亲切体察,以达到广大、透彻的“真知”,实现心与理的同一,保证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相统一。
作者 刘馨明
出处 《原道》 2024年第1期191-206,共16页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9

  • 1陈荣捷,2007年:《近思录详注集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戴维森,2008年:《意志薄弱如何可能?》,载《真理、意义与方法——戴维森哲学文选》,商务印书馆.
  • 3方旭东.《《可以而不能——苟子论为善过程中的意志自由问题》[J].台湾哲学与文化,2007,.
  • 4黄勇,2006年:《意志软弱(akrasia)何以不可能:程颐论知行》,载《中国儒学》第1辑,商务印书馆.
  • 5姜新艳,2009年:《意志软弱者有什么样的知识?——对亚里士多德和程朱学派的一个比较研究》,载《英语世界中的中国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6理雅各,1996年:《四书:TheFourBooks),湖南出版社.
  • 7刘殿爵,2008年:《中英文对照论语》,中华书局.
  • 8倪德卫,2006年:《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江苏人民出版社.
  • 9魏礼,1998年:《论语:汉英对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0Austin, J. L , 1961, Philosophical Paper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