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当代中国历史电影与民族记忆的重构叙事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历史电影民族记忆的当代化建构,与当下重构集体记忆的媒介语境密切相关。作为承载民族文化记忆的媒介,历史电影的创作关注集体记忆回溯的自洽性,其创作实践围绕特定的时空、事件、人物建构的国族想象,呈现为体验型修辞、反思型修辞两个典型的文本内部叙事策略。前者凸显集体记忆中时代个体的历史价值,后者基于新史观反思时空过往间个体记忆的演进脉络,二者共同将当代观众的关注引入尘封的历史空间,实践了建构身份认同、弥合历史裂痕的时代使命,形塑了一代人专属的文化记忆。
作者 马健
出处 《艺术学界》 2022年第1期31-42,共12页 Arts Stud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18ZDA262) 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JSSCBS20210170)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历史电影的记忆叙事与国族想象研究”(22YSC014)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7

  • 1[美]弗格森、曼斯巴赫.《过去是未来的前奏?全球政治中的认同与忠诚》,载拉彼德、克拉托赫维尔.《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 2傅华.《全球认同与民族国家认同》,《光明日报》,2006年4月18日第12版.
  • 3高靓.《回归十年,香港教育变化大》,《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25日.
  • 4《欧盟国民身份认同发生变化:大多数年轻人已经认为自己是“欧洲人”》,《参考消息》,2006年10月21日.
  • 5[英]约瑟夫·拉兹.《政治中的自由:在自主性与传统之间》,载李建华.《伦理学与公共事务》第3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 6[美]蒂克纳.《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认同:女性视角》,载拉彼德、克拉托赫维尔.《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第217页.
  • 7刘梦溪.《史华慈:最后发表的思想》,《社会科学报》,2007年3月8日.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人民日报》,2009年9月28日,第17版.
  • 9《构建认同意识下的多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报》,2009年5月28日,第1166期,第3版.
  • 10[美]帕西克.《文化的国际关系理论:需要拓展》,载拉彼德、克拉托赫维尔.《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第141页.

共引文献356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