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海上瑞兽:永宣瓷器上的海兽题材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永乐到成化,海兽纹是明代最具特色的装饰题材之一。它曾用于装饰瓷器、壁画、石雕等,但遗存仅见于瓷器。本文整理了散见的瓷器遗存,结合文献中的飞虹桥石刻和天妃宫壁画,分析了明初海兽题材兴起的契机,识别了九种重要的海兽。认为其兴起与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归来联系紧密,是永乐帝利用祥瑞营造政治和社会氛围的反映。
作者
高宗帅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
出处
《中国美术研究》
2020年第1期158-169,共12页
Research of Chinese Fine Arts
关键词
海兽
瓷器
永乐
宣德
飞虹桥石刻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7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张箭.
下西洋所见所引进之异兽考[J]
.社会科学研究,2005(1):152-158.
被引量:5
2
扬之水.
扬之水谈宋元金银酒器——(三) 盘盏[J]
.紫禁城,2009(4):94-99.
被引量:1
3
李若晴.
遐迩向风:《明人画瑞应图卷》考析[J]
.美术研究,2012(1):42-46.
被引量:3
4
秦建明.
北海团城为明堂考[J]
.西部考古,2006(1):495-502.
被引量:1
5
赵凯莉.
明朝初期海外诸国对华输出动物考论[J]
.惠州学院学报,2018,38(4):61-65.
被引量:1
6
郗文倩.
张衡《西京赋》“鱼龙曼延”发覆——兼论佛教幻术的东传及其艺术表现[J]
.文学遗产,2012(6):15-27.
被引量:19
7
杨伯达.
北京团城渎山大玉海清工修琢辨[J]
.收藏家,1995,0(2):12-15.
被引量:1
8
邹振环.
郑和下西洋与明朝的“麒麟外交”[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0(2):1-11.
被引量:16
9
林梅村.
元宫廷石雕艺术源流考(下)[J]
.紫禁城,2008,0(7):194-203.
被引量:5
10
童宇.
银鎏金荆台隐士盘故事小考[J]
.收藏家,2017,0(12):47-49.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57
1
许秀娟.
麒麟形象的变迁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J]
.海交史研究,2002(1):57-63.
被引量:4
2
俞伟超.
东汉佛教图像考[J]
.文物,1980(5):68-77.
被引量:104
3
于豪亮.
“钱树”“钱树座”和鱼龙漫衍之戏[J]
.文物,1961(11):43-45.
被引量:23
4
郑鹤声,郑一钧.
郑和下西洋简论[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23(1):36-48.
被引量:9
5
王子今.
汉代的斗兽和驯兽[J]
.人文杂志,1982(5):75-79.
被引量:4
6
黄宝生.
印度戏剧的起源[J]
.外国文学评论,1990(2):87-94.
被引量:5
7
阮荣春.
“东汉佛教图像”质疑——与俞伟超先生商榷[J]
.东南文化,1986(2):205-212.
被引量:6
8
杨立志.
明代驸马都尉沐昕与武当山[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5):17-22.
被引量:3
9
王星光,彭勇.
历史时期的“黄河清”现象初探[J]
.史学月刊,2002(9):29-35.
被引量:12
10
李建军.
福建泰宁窖藏银器[J]
.文物,2000(7):65-70.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43
1
张剑葳.
“龙泉喷玉”与“九龙吐水”的迷思——北京昌平白浮泉、九龙池景观考[J]
.中国园林,2012,28(4):81-84.
2
许世军,吕茂.
势能的普遍表达式与势能参考点[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4(2):83-86.
被引量:4
3
庄海玲.
基于传播学受众视角的中国早期佛教传播研究[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2):6-11.
被引量:1
4
郗文倩,杨景霞.
婚礼的“关键词”——关于汉代婚礼礼物及礼辞的考察[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22-128.
5
傅才武,严星柔.
全球化环境下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是扩大文化开放[J]
.艺术百家,2018,34(5):1-18.
被引量:13
6
胡晓明.
论夷夏观念与汉晋佛教的传播——从汉晋禁佛令说起[J]
.理论学刊,2015(4):117-123.
被引量:1
7
王伟,张铁梅.
聂政自屠还是祆教幻术表演?——南阳汉墓画像石图像考析[J]
.装饰,2015(4):86-88.
8
普慧.
论汉译佛典文学对中古汉语文学的影响[J]
.文艺研究,2016(6):39-48.
被引量:3
9
刘克.
从出土佛教题材汉画看东汉宗教生态格局的变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2(6):94-105.
10
黎国韬.
“鱼龙幻化”新考及其戏剧史意义发微[J]
.文学遗产,2017(4):132-150.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7
1
王克林.
龙图腾与夏族的起源[J]
.文物,1986(6):55-56.
被引量:17
2
张国清.
龙图腾崇拜与中华民族的融合[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58-60.
被引量:4
3
高晓黎.
中国凤鸟图案源流及其民俗性[J]
.艺术教育,2009(1):116-118.
被引量:4
4
张良林,洪庆福.
莫里斯美学符号学思想探析[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2):166-171.
被引量:19
5
矫克华.
厚德上善·融贯礼乐——明代民窑青花瓷麒麟纹饰艺术审美研究[J]
.中国陶瓷工业,2019,26(4):42-49.
被引量:4
6
秦树景.
明清时期瓷绘龙凤纹中的文化审美意蕴及成因[J]
.中国文化论衡,2019,0(1):146-156.
被引量:1
7
胡光金.
艺术的交流价值:莫里斯的艺术符号观[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7(1):231-23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蒋秋妍.
符号学视域下明清瓷器神灵瑞兽纹样的文化内涵探究[J]
.艺术教育,2024(12):250-253.
1
杨俊.
思维可视化:让教学看见思考的力量——基于儿童潜能开发的课堂新探索[J]
.小学教学参考,2020(18):88-89.
被引量:1
2
林明太,连晨曦.
传承与变迁:妈祖文化“护国庇民”特征与社会发展互动研究[J]
.形象史学,2019(1):147-156.
被引量:1
3
陆彦雪.
唐瑞兽葡萄镜纹饰母题的由来[J]
.地域文化研究,2020(4):78-93.
被引量:2
4
安超.
走吧,去海洋馆[J]
.学前教育,2020(14):40-40.
5
薛理勇.
上海天后与天后宫的故事[J]
.都会遗踪,2019(2):140-146.
6
郑朝辉.
玉螭龙漫谈[J]
.艺术品鉴,2020(6):66-81.
7
庄月江(整理).
杨可扬书简[J]
.上海鲁迅研究,2019,0(2):177-188.
8
郭物.
作为政治信物的汉晋瑞兽纹带扣[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7):4-18.
被引量:5
中国美术研究
202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