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尝试运用藏语安多方言,对西夏及其周边来自吐蕃语的三个地名做了考释,同时对清四库馆臣的改译做了验证。一是汉文史籍中的"卓罗""卓啰""斫龙""庄浪",西夏文献中的"■",都是吐蕃语■的音译,意思是"野牛沟"。清人改译为"喀罗",得不到合理的解释,疑误。至于把"庄浪"解释为"庄山浪水",纯属囿于汉语母语而做出的臆测。二是汉文史籍中的"讲朱""讲珠",是吐蕃语■的音译,意思是"大海、湖泊"。清人改译为"嘉木卓",是由于后一音节的前加字■使前一音节增加了韵尾"木"。三是汉文史籍中的"珠结龙",是吐蕃语■的音译,意思是"十八谷"。《宋史·夏国传》"结珠龙"乃"珠结龙"之误倒。清人改译为"聚卜结隆",是由于后一音节■(八)的前加字■使前一音节增加了韵尾"卜"。
出处
《西夏学》
2020年第2期91-95,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