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梁秋燕》与1950年代初农村的“翻心”问题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黄俊耀创作于1950年代初的眉户剧《梁秋燕》有着较为具体的写作缘起和目的——以其1951年下乡所见的具体问题和典型案例为本事,配合颁布不久的《婚姻法》的推行,从而以艺术形象的方式促进农村婚姻观念的转变。其中梁秋燕、刘春生、侯下山、梁老大、梁小成、张菊莲、区长等等重要人物,皆有可称为"原型"的人物本事。而以此经过艺术加工的典范形象,回应1950年代初农村紧迫的"翻心"问题,为其核心要义。其时新中国成立已两年有余,但农村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仍然为封建意识所左右。如何从根本上促使其观念发生变化,既是《梁秋燕》创作的题旨,亦属1950年代初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要义之一,具有极为复杂的观念史意义。该剧在对梁老大观念"改造"时所显现的"限度",以及未能充分体现基层干部"翻心"难题的区长形象的"局限",均说明1950年代观念转型问题的复杂性。
作者 陈梦梵
机构地区 上海戏剧学院
出处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5-110,共6页 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剧本创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ZD03)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8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