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经典诠释与自我塑造——以朱熹《四书》注疏为中心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首次将传统西方“教化”问题引入诠释学领域,并使之成为重要的议题之一。但由于其诠释学是“本体—存在”的视角,加之其对理解结果的“开放性”界定,致使诠释活动偏离价值的向度。持有这样的诠释倾向,不仅会导致诠释实践极易跌入相对主义的泥潭,还会使“教化”本身缺乏价值凭借。
作者 耿芳朝
出处 《朱子学研究》 2022年第2期88-99,共12页 Zhuism Journal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9JZD011) 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培育项目(71901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84

  • 1利科尔,李幼蒸.解释学的任务[J].世界哲学,1986(3):35-45. 被引量:16
  • 2廖名春.试论孔子易学观的转变[J].孔子研究,1995(4):25-29. 被引量:8
  • 3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88页.
  • 4《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版,第25卷,第35-36页.
  • 6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49、25页.
  • 7康有为.广艺舟双楫[M]∥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05-106.
  • 8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 9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第177-183页,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 10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共引文献7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