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西天山伊犁地体南部早石炭世富钾碱性岩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新疆西天山伊犁地区多数富钾岩浆形成于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310~280)Ma),与碰撞后伸展构造背景有关。在伊犁地体南部(新源县南),笔者团队新发现1处富钾碱性熔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其形成于早石炭世(346 Ma);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结果表明,该富钾熔岩源区含新生幔源物质,且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高Ba,Sr岩浆岩,可能衍生于早期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推测伊犁地体南部早石炭世富钾碱性岩浆活动记录了同俯冲期上覆板片发育伸展应力场的构造事件,这一解释与区域上具紧密时空联系的早石炭世“A”型花岗岩和高镁安山岩的出现一致。结合本区岩浆活动记录与地质历史认为,该富钾碱性岩的出现暗示了346Ma伊犁地体南部发生的海沟后退或准噶尔洋板片的回滚。
出处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S01期7-7,共1页 Xinjiang Geology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