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寂寞”的言说与智识阶级的使命——论周氏兄弟与爱罗先珂的精神对话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五四”前后,杜威、罗素等国外学者相继来华讲学,形成一股访问中国的文化热潮。其中,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无疑是极为特殊却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与杜、罗等文化名人的风光满面迥异,爱氏并非受邀访华,而是以颠沛流离的流浪者身份进入中国,并且普遍被社会舆论视为不安定的思想因素。然而正是这位在俄国文学史上籍籍无名的作家.
作者
王海晗
机构地区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
出处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4年第1期26-43,共18页
Modern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关键词
俄国文学史
智识阶级
周氏兄弟
籍籍无名
爱罗先珂
精神对话
流浪者
社会舆论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彭明伟.
爱罗先珂与鲁迅1922年的思想转变--兼论《端午节》及其他作品[J]
.鲁迅研究月刊,2008(2):24-39.
被引量:21
2
孙尧天.
自然童话中的动物与人——论鲁迅对爱罗先珂的翻译、接受及其精神交往[J]
.中国比较文学,2021(4):142-158.
被引量:5
3
赵陕君.
“铁屋子”与想象中国的方式——鲁迅与爱罗先珂的空间体验与文学表达[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4):96-112.
被引量:2
4
刘彬.
旧“事”怎样重“提”——以《呐喊·自序》为例[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2):113-127.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周作人.思想革命[J].每周评论,1919,(11).
2
鲁迅.《华盖集·题记》[A]..《鲁迅全集》第3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页.
3
鲁迅.《呐喊·鸭的喜剧》[A]..《鲁迅全集》第1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57页.
4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A]..《鲁迅全集》(卷二)[C].,1981年..
5
李欧梵 尹慧珉译.《铁屋中的呐喊》[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6
鲁迅.《呐喊·自序》[A]..《鲁迅全集》1卷[C].,.417页.
7
李长之《鲁迅批判》,《李长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44-45页.
8
鲁迅.《热风·题记》(1925),《鲁迅全集》,第1卷,第292页.
9
周作人.《思想革命》,《中国气味》,第171、172、172-173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0
鲁迅.《呐喊·端午节》,《鲁迅全集》第1卷,页533、533、534.
共引文献
32
1
李丽冬.
“生命—童话”:论鲁迅对爱罗先珂的接受与翻译——以《天明前之歌》的译介为中心[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4(1):16-25.
2
张慧敏.
文学与日常生活的辩证想象——论鲁迅小说对日常生活的书写[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84-89.
被引量:1
3
崔云伟,刘增人.
鲁迅研究历程中的一木一石——2008年鲁迅作品研究景观细读[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6):73-81.
4
程丽蓉.
鲁迅《故事新编》的启动及其意义[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5):83-90.
被引量:4
5
刘长华.
“过气”叙事·英雄末路原型·悲剧观[J]
.鲁迅研究月刊,2012(5):15-22.
被引量:3
6
薛凡佳.
从对爱罗先珂的翻译看鲁迅早期启蒙思想[J]
.鲁迅研究月刊,2014(5):12-23.
被引量:2
7
王佳佳.
论“中间人物"方文绰的形象[J]
.小品文选刊(下),2016,0(1):29-29.
8
陈洁.
鲁迅与胡适北京时期交往考(1918-1926)[J]
.当代文坛,2018(2):108-113.
被引量:1
9
冯玉文.
始于悲悯 终于共鸣——鲁迅译介爱罗先珂的心理动因[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8,38(1):20-24.
10
卢建红.
“问题化”课堂创建探索——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为例[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6):87-90.
1
于明祎.
澳大利亚艺术生态 南境正春天[J]
.时尚芭莎,2023(22):148-167.
2
王宇凌.
从普希金笔下的女性形象探究其人生观[J]
.文学教育,2022(25):70-72.
3
李丽冬.
“生命—童话”:论鲁迅对爱罗先珂的接受与翻译——以《天明前之歌》的译介为中心[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4(1):16-25.
4
李春雨,乔宇.
五四以来新文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对话[J]
.社会科学文摘,2024(3):57-59.
5
孙军鸿.
与“五四”“人学”的精神对话——张先飞诗歌论[J]
.大观(东京文学),2023(7):148-158.
6
汤园林.
王娙:愿做葵蕊向阳倾[J]
.半月选读,2023(23):31-32.
7
雷开云.
让整本书阅读真实发生[J]
.江西教育,2024(18):31-31.
8
《风雨读师》[J]
.河北学刊,2024,44(4).
9
周春.
论《长征组歌》音乐特点蕴含深刻价值[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2024(4):0013-0016.
10
初瑶(口述),丹颜(整理).
逐梦路上,我和妈妈做闺蜜[J]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4(6):52-53.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