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抗战时期地方权势格局与返乡左翼作家文学实践——以《我的故乡》专栏为中心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全面抗战带来了文学人口的重大迁移,传统的京沪中心格局瓦解,武汉、延安、重庆、成都、云南、昆明、桂林、香港地区等地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新中心,然而在这些已经被学界高度关注的新旧中心外,处于边缘位置的战时地方文学生态究竟怎样?抗战时变,文人西迁,无论因现实生存需要,还是被革命理想促动,他们的写作都必然要与地方风物、人事乃至社会经济发生日趋紧密的联系。相较于外省离乡作家,川籍返乡作家是否更主动、更善于借助或介入地方政治经济势力格局以展开文学生产?
作者 康斌
出处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3年第4期244-256,共13页 Modern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基金 西南民族大学“双一流”项目资助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58

  • 1Hannah Arendt, "Isak Dinesen."In Men in Dark Time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1968, p. 105.
  • 2Hannah Arendt, "Truth and Politics."In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p. 262.
  • 3J.M.里奇.《纳粹德国文学史》.孟军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85-86页,第87页,第88页,第93页.
  • 4Tom DeLuce, The Two Faces of Political Apath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5, p. 136.
  • 5杨-维尔纳·米勒,马俊,谢青译..《另一个国度:德国知识分子、两德统一及民族认同》..[上海]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81-82页,第82页,第98页..
  • 6格拉斯.《剥洋葱》.2006年.
  • 7战时征补兵员实施办法[J].四川兵役(复刊),1943,1(1):19-28.
  • 8周树德.从三年役政经验中所见到之兵役问题[J].四川兵役,1941,4(1、2):13.
  • 9[5]万金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在四川[M]//西南民众对抗战的贡献.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 10[6]社论.感谢四川人民[N].新华日报,1945-10-08(2).

共引文献4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