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儒学对乡村文明建设的价值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具体的生产方式形成特定社会的生存结构,在这个基础之上发生与之相适配的文化维护体系。我国处于东亚封闭地貌的独特自然环境,农业文明最初发生在新石器时代,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这种以农业文明为主干的社会生存结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组织方式,自然形成了相适配的文化维护体系,这就是伴随两三千年封建社会的儒学。漫长的古代历史虽然历经朝代更替治乱循环,但农业文明为主干的生存结构始终没有改变;而与之相适配的文化维护体系儒学,虽历经孔孟之元儒学至汉儒、宋儒的偏离震荡,最后回归于王阳明远接孔孟正宗的心学,其间为适应特定时代文化维护的需要不断修改儒学的某些内涵,但它的基本构架和概念体系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由此可知,农业文明之生存结构需要儒学的维护,儒学必须依附农业文明才有生命。因此在我国农村土地面积大致占全国总量的94.7%,农业人口占53.4%的情况下,作为农业文明维护体系的儒学,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潜在的理论增长空间和维护乡村文明建设的正面价值。借鉴儒学的观念、思想和理论,促进乡村文明建设,也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道路的应有之义。
作者 冯仲平
出处 《乡村论丛》 2021年第3期19-26,共8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