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公共体育游泳课的风险测控与防范工作应建立在风险源预防基础上。文章认为,高校应在教师的风险意识、教师的体育运动技能素质、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意识认知状况、学校的课程管理和场馆管理四个方面,利用渐进式放松训练,帮助学生克服惧水心理,规范学生的课堂纪律,加强泳前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意识培训;高校应建立健全游泳安全管控机制,做到随时监察、随时考核、随时排除场馆设施风险;教师要采取强干预的风险救急控制措施,严格把控场地、器材设备、师生游泳装备等,排除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
出处
《体育视野》
2022年第6期47-49,共3页
SPORTS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