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四庫全書》的删改問題是研究者關注的焦點之一。《四庫全書》中的清人别集與清代政治關係密切,“違礙字句”數量大、種類多,爲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樣本。本文將若干種清人别集四庫所據底本與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對勘,對其删改情況作了舉例分析。進而指出:館臣的删改幾乎貫穿四庫修書活動的始終,但其尺度與手法並未形成統一標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諸閣本之間的篇目和文字差異。我們既要認識到四庫本的缺陷,以避免在古籍整理和學術研究中受其誤導,也要看到删改是在政治高壓下進行的,並非館臣蓄意爲之,客觀上甚至形成了一種變相保護,而這也透露出《四庫全書》纂修的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