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内涵与实践探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公共空间”一词源于西方,关于“公共空间”的讨论涉及公共和私人利益、社会结构、政治功能及城市生活等话题。“文化空间”的概念由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首次提出,着重强调空间中的文化价值。“公共文化空间”既突出空间的公共性,也强调空间的文化性,指公众在一定空间内进行的物质文化活动和精神文化活动。近年来,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呈现出三大转向特点:由强调公共文化空间的物理性,转向注重其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由空间的限定性转向注重人的创造性、参与性;由在城市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转向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能动性。美术馆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类型,在机构运营实践中也呈现出与之对应的四个趋势:由权力主导转向开放平台;由传统功能转向多元价值重塑;空间边界不断拓展;带动城市文化生态整体发展。从公共文化空间视角探析美术馆的工作理念,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上增进对城市、公共性、开放性等话题的理解与思考。[1]
作者 李潇
出处 《山东艺术》 2023年第6期50-62,共13页 Shandong & Art
基金 2022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公共文化空间视域下博物馆文旅融合的内涵与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2-ZXWL-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59

共引文献30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