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上善若水:《道德经》水道隐喻的镜像媒介功能分析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以水喻道的本体隐喻中,借由水之像,无形无相的道得以呈现“虚像”;而道视域下的水,也从物质实体中抽离出来,拥有了诸多拟人化的品格,隐含着以道观水的认知基模。以道观水与以水喻道共同构成彼此映射的两组镜像,发挥着相互阐释的媒介功能。水与道镜像一般的本体隐喻彰显了从无形到有形、从无界到有界的特性,这正是媒介容器隐喻的特征。道法自然所彰显的中国传统隐喻思维为数字技术背景下媒介哲学的建构带来了概念的灵光:在方法论上,直观的、隐喻的研究方法带来媒介概念重建的启示;在本体论上,“媒介道说”的隐喻,展现了道文化给媒介哲学阐释带来的丰富想象力。
作者 谢清果 王婕
出处 《华夏文化论坛》 2022年第1期3-1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华夏文明传播的观念基础、理论体系与当代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BXW056)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

共引文献72

同被引文献40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