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认为,"凶"、"兇"初文均见于甲骨文等,但各自独立起源,本无关联。《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本从凵,指陷阱;从×,指竹木交午之"擭"。当即"凵""臽"字,"凶恶"为后起之引申义。《说文》:"兇,擾恐也。从人在凶下。《春秋传》曰:‘曹人兇惧。’"初文象蹲坐之某种尖耳动物,似为猫狗一类之肖形。或即《说文·犬部》之"■":"犬属。腰已上黄,腰已下黑,食母猴。从犬,■声。读若构。或曰:■似牂羊,出蜀北嚣山中,犬首而马尾。""擾"或为"夒"字之误。《说文》:"夒,一曰母猴也。"骎食母猴,故"兇/骎"有"夒恐也"之训。"兇"是"■"早期象形初文,"■"是"兇"后起形声分化。随着字形讹变,"兇"字上部也逐渐变形音化为"凶",以致形义双失了。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古文字特殊通转研究”(项目号:17BYY127)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