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主体的辨识——路翎《求爱》再解读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韩国前辈朴贞姬在多年前的“四十年代小说研读”课上对路翎短篇小说《求爱》所做的课程报告,提供了许多富有敏锐辨识力的观察,穿透了这篇小说隐藏在其情节和叙事背后的重重困难,揭示了内含在这篇小说文本内几乎最深的秘密。报告对《求爱》如何在主人公胡吉文和林凤山之间建立某种互为镜像的投射性关系,而这一投射性关系又如何在相互的撕扯、竞争与拉锯中确认一个现代个体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的深度和它的生成过程又如何在小说的叙事进程中形式化为“借哲学书”“打学生”“打篮球”等有意味的核心动作,主体的能量又如何在这些叙事动作内最后被徒劳地耗损,诸如此类的观点,的确打开了《求爱》这一文本内部的核心机密,今日读来仍旧给人以相当的启发。
作者 刘祎家
机构地区 同济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4-136,共3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