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96年,陈瑞山在美国首次将宋代经典诗话著作《沧浪诗话》全文翻译成英语,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与所产生的影响后效,对提升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思想的国际传播效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作为跨文化转换的关键把关人,该译本译者在选择源语文本的底本时,突破了通行的翻译伦理,未使用汉语学界最权威的《沧浪诗话校释》本作为底本。翻译不是单向度的语言转换,它也会对源语文本的理解产生反向的观照,而翻译版本的选择就攸关译文的议程设置与义理阐发。经过文本细读、逐句比照和对译者的选择性机制深入分析后发现,《沧浪诗话》释义式翻译在章节的编排与义理的阐发上,却与近年来在中国台湾地区发现的元代刻本更为接近,在底本信源的可信度方面反而逆向提升。
出处
《文化与诗学》
2023年第1期127-139,共13页
Culture and Poetics
基金
北京市青年英才项目“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话语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2BJSWXCB104)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二十一世纪欧洲中国学研究”(项目编号:21VGQ01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