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形势下苏北地域文化发展创新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化是人们世代智慧在历史中的沉积。地方文化的发展可以彰显地方智慧,树立地方品牌、改善地方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苏北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各地应从管理、人才及宣传等方面采取联动的形式,建立"五地协同"的形式,从根本上实现发展创新。
作者
杨春林
机构地区
淮阴工学院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第10期40-41,共2页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Innovation
关键词
新形势
苏北地域文化
发展创新
联动协同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胡阿祥,姚乐.
江苏文化分区及其影响因素述论[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3):334-345.
被引量:11
2
肖百容.
论林语堂对中国文化传统的阐释[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3):105-118.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陈旋波.
林语堂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32-36.
被引量:2
2
沃尔夫冈.顾彬,王祖哲.
误读的正面意义[J]
.文史哲,2005(1):5-12.
被引量:31
3
周欣.
论江苏境内的地方菜肴风味[J]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6,10(4):5-8.
被引量:3
4
张其昀.本国地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72.73.
5
周振鹤,等.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序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6
卢云.文化区:中国历史发展的空间透视[M]..历史地理:第9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81-92.
7
刘新光.永嘉乱后北方移民的地域选择--以江南为例[M].胡阿祥.江南社会经济研究·六朝隋唐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97-143.
8
.第五章《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所附示意图.,..
9
《靖江县志》.靖江县志编纂办公室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
10
海门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海门县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共引文献
17
1
鲍林.
八路军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历史进程探析——一种“大苏北”视野下的再思考[J]
.中国纪念馆研究,2020(2):129-135.
2
刘略昌,尹鸿涛.
林语堂《美国的智慧》对梭罗的多元阐释论析[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0(3):304-315.
3
杨国颖.
林语堂英译《红楼梦》之文本摭谈[J]
.华夏文化论坛,2023(2):272-279.
4
潘水萍.
林语堂跨文化视境中的中国文化概念与镜像[J]
.宁夏社会科学,2020,0(1):205-212.
被引量:4
5
刘全国.
重识、重构、重解:林语堂异语书写中对孔子形象的跨文化编码[J]
.英语研究,2023(2):114-123.
被引量:1
6
马向阳,岳新.
试论“十四五”时期江苏文化国际化、数字化、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战略[J]
.北京文化创意,2021(5):12-22.
7
宋志冬,石亮.
基于文化分区的湘西州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6(3):76-78.
被引量:2
8
任孝温.
非遗剧种分类保护初探[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6,14(4):130-137.
9
丁晓莹,汪波.
行政区文化定义初探[J]
.祖国,2017,0(24):85-87.
10
高一丹.
林语堂的“一捆矛盾”: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书写[J]
.传播力研究,2018,2(30):25-25.
同被引文献
3
1
夏春晖.
海盐文化论[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1):1-5.
被引量:16
2
陈红梅.
地域文化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究[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2):68-74.
被引量:8
3
刘育红.
在文化自信自强背景下将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思考[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23,25(1):71-7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李文静.
苏北地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
.进展,2024(22):174-176.
1
温慧娴,李文翎.
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8(5):65-74.
被引量:4
2
陈旭鹏,段成.
初探中国地方品牌名英译及传播[J]
.译苑新谭,2019(2):121-126.
3
李丹,王海燕.
反思地标在旅游中对地方形象的表述——以玉溪红塔山为例[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20,32(1):18-23.
被引量:1
4
王子今.
战国秦汉商品地方品牌的经济史考察[J]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11):61-62.
5
高焕静.
媒介事件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J]
.传媒论坛,2020,0(2):1-3.
6
张健.
我国城市形象与品牌传播经验研究——以宁波城市品牌塑造为例[J]
.声屏世界,2020(6):18-20.
7
唐蜜,余亚军,罗仑亭,朱银城,陈琼乖.
湖北夷陵区草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养殖与饲料,2020(6):138-140.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