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林州方言中的“给”字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林州方言独特新颖、形象生动,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由于其封闭的四周环山区势,语言发展中保留了较多的古音、词的用法习惯。"给"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常用词,用法比较复杂,本文选取"给"字句为研究对象,充分考察分析林州方言中"给"字句不同句式不同语境的应用,探讨其词性、语义功能和生成缘由。
作者
郭朝慧
机构地区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第3期104-105,共2页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Innovation
关键词
林州方言
“给”字句
语义分析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4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赵世举.
授与动词“给”产生与发展简论[J]
.语言研究,2003,23(4):45-48.
被引量:10
2
樊国萍.
“给”字义项的演进过程初探[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28(7):91-94.
被引量:3
3
尧玮.
基于语料库的“给”字的历时演变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4):779-783.
被引量:1
4
沈家煊.
“在”字句和“给”字句[J]
.中国语文,1999(2):94-102.
被引量:239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董秀芳.
述补带宾句式中的韵律制约[J]
.语言研究,1998(1):55-62.
被引量:67
2
张美兰.
《训世评话》中的授与动词“给”[J]
.中国语文,2002(3):281-283.
被引量:9
3
周磊.
乌鲁木齐话“给”字句研究[J]
.方言,2002,24(1):16-23.
被引量:28
4
傅惠钧.
《金瓶梅词话》中的授与动词“给”[J]
.中国语文,2001(3):275-275.
被引量:8
5
刘永耕.
动词“给”语法化过程的义素传承及相关问题[J]
.中国语文,2005(2):130-138.
被引量:42
6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267.
7
高振铎.与周谷城同志商榷"布"的内容与意义[N].光明日报,1978-05-04.
8
志村良治 江蓝生 白维国.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5..
9
太田辰夫.汉语史通考[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10
张惠英.《说“给”和“乞”》[J].中国语文,1989,(5).
共引文献
245
1
陈满华.
构式语法研究在中国[J]
.语言学研究,2022(1):28-38.
2
杨晓明.
粤语“畀”和普通话“给”用法对比研究[J]
.语料库语言学,2020(2):39-53.
3
李芸.
认知构式语法视域下的英语存在句探析[J]
.现代英语,2020(6):109-111.
4
陈文君.
日语授受表达中的服务与恩惠、受益[J]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20(1):102-108.
5
籍佳伟.
公文中介词“在”字句的语用探究[J]
.秘书,2022(2):70-81.
6
王凤娥,蒋向勇.
英语S-V语序构式体系内的英语中动构式探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6):170-176.
7
刘卫强.
表处所“在”字句语序解释和汉语认知策略[J]
.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18,0(1):94-105.
8
曾莉.
汉英双宾语句的类型差异[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1(1):47-50.
9
朱军.
小句宾语句的语义特点及其认知解释[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2):138-142.
10
王玉.
非典型双宾结构成因及语用价值研究[J]
.时代文学,2009(2):92-93.
1
红色之乡 美丽西城[J]
.采写编,2020(2).
2
汤烨,程凯.
淤泥质土条件下的基坑围护施工技术[J]
.江苏建材,2019(6):49-51.
被引量:1
3
闫敏.
山西方言中表示“漂亮”的词义及用法比较[J]
.中国民族博览,2019,0(11):101-102.
4
洪岩,陈联俊.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背景下的网络空间治理[J]
.南京社会科学,2019,0(9):79-84.
被引量:5
5
苏州南环桥:淡水鱼上市量稳步增加,呈现节日热销气氛[J]
.科学养鱼,2020,0(1):54-54.
6
胡熠然,庄海兵(指导).
由“舔狗”想到的[J]
.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2019,0(11):28-28.
7
许燕.
小学语文“词串识字”教学分析[J]
.家长,2019,0(32):89-90.
8
区志坚.
传统文化融入“研学旅游”的学与教:朱子之路研习营[J]
.朱子文化,2019,0(6):50-55.
被引量:1
9
付可欣.
当代古筝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鸭绿江,2020,0(6):82-82.
10
骆昌芹(文/图).
徜徉在灵栖洞天光影色彩之间[J]
.华人时刊,2020(2):122-123.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